遇疑似腦中風怎麼辦 醫:4字訣判斷症狀後速送醫
新竹一名65歲的陳姓男子,日前準備吃午餐時,突然感覺頭暈、說話口齒不清,且右手、腳無力,他意識到很可能是腦中風,立刻請家人送醫,到院後急診室啟動急性腦中風檢查與處置流程,在發作3小時內的黃金時間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症狀在24小時內便逐漸恢復,目前已經痊癒。
根據衛福部近10年來統計,腦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第2到第4位,且即使存活後通常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沉重的負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尹居浩表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是最常見的腦中風類型,約占7至8成,血栓溶解劑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增加約3成的復元率、減少失能的後遺症,但施用時有3到4.5小時「黃金時間」的限制,一旦患者發生腦中風,必須分秒必爭緊急就醫。
尹居浩指出,陳男因自身警覺性高,因此把握搶救時間,在腦中風發作3小時內就送急診接受治療,經醫護團隊合作下,順利完成檢查並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
當遇到疑似急性中風症狀時,請民眾牢記口訣「臨微不亂」,「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爭取黃金治療3小時。
尹居浩也提醒民眾,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避免三高,飲食少油、少鹽、不酗酒,每周規律運動及每年定期健檢,才是預防腦中風最好的健康策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失眠導致頭痛,還是頭痛導致失眠?醫師詳解失眠引起頭痛的原因
醫病天地/臉怪怪的就醫 科技業老闆保命
肉毒桿菌素不僅能瘦臉除皺 婦人靠它擺脫15年偏頭痛
74歲嬤突下肢癱瘓以為是中風 竟是頸椎血塊壓迫造成
8危險因子符合3項,即是再次中風高危險群!2跡象提早辨別
偏頭痛還是腦出血分不清 醫授4招自我察覺保命
對抗大腦認知退化 神經科學家推薦真正有益的健腦活動
運動對大腦健康很重要!神經科學家揭最適合增進認知功能的運動
腳癢未必是香港腳!不寧腿腳癢怎麼辦?醫教4招助改善
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反應慢半拍是腦霧嗎?出現4症狀要當心,透過5件事可幫助清除腦霧
26歲男嘴歪眼斜以為中風 醫師診斷:帶狀疱疹引起
日子平淡無奇小心會傷腦!專家列「6方式」保持大腦健康
老婦轉頭向左常昏倒 原來是「弓箭手症候群」作祟
你記得的事是真還是假的?所謂真實的記憶存在嗎?
為手術爭取更多時間的腦部冷卻技術 其實源自於嘗試大腦移植的外科醫師之手
多數人說謊時會感到不舒服?和你的自主神經系統有關
記憶從海馬迴轉換到前額葉皮質要3年!我們是如何形成記憶,記憶產生後又儲存到哪裡?
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 專家教怎麼吃怎麼動讓腦袋更犀利
缺乏易致憂鬱症和成癮症 名醫教你透過天然方式提高體內多巴胺
促進血管新生讓大腦更健康 名醫:只要做到2件事
過年打麻將、買大樂透 賭癮患者治療恐破功
睡得好就能減少慢性發炎風險 醫揭為何睡眠對大腦健康如此重要
讓神經細胞新生和連結才有健康大腦!名醫:3因素是關鍵
在深沉睡眠中或麻醉狀態下是失去意識了?實情跟你想像不一樣
有害物質40歲就開始累積 台大醫教777保健法延緩腦齡退化防失智
「我們這些必死之人需索一個奇蹟」 神經科學家揭為什麼意識很重要
缺血性、出血性…腦中風症狀與危險性比較!劇烈頭痛恐是最嚴重的腦動脈瘤破裂
納豆緊急動手術原因曝光:頭痛就醫發現腦出血!醫師點出高危險頭痛6大警訊
臉歪嘴斜不一定是中風 醫詳解顏面神經麻痺症狀、治療及危險因子
腦中風復發機率高勿輕忽,做好「次級預防」遠離二次中風威脅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高齡社會居家透析 生活品質不NG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尿量變少留意4情況!腎臟科醫師提醒:嚴重恐高血納、腎衰竭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