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反覆頭痛視力模糊 假性腦瘤作祟
45歲許姓男子5年前出現陣發性劇烈頭痛及噁心,視力模糊,卻又找不出病灶,直到接受腰椎引流測試,才確診是自發性顱內高壓,也就是假性腦瘤。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李柏萱今天指出,許男2014年開始出現陣發性劇烈頭痛及噁心,頭痛時咳嗽特別嚴重,甚至視力慢慢模糊。
許男起初在神經內科治療,腦部和脊椎等影像檢查未發現病灶,頭痛卻難以控制,演變成持續性脹痛,於是接受腰椎引流測試,引流時發現顱內高壓,但腦脊髓液檢查正常,引流後頭痛完全改善,確診是自發性顱內高壓。
不過,許男出院一週後又再頭痛,5年來反覆視力模糊,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及腰椎引流,效果難以持久,之後再接受腰椎腹腔引流手術,頭痛快速得到緩解,效果持久,視力模糊也不再出現。
李柏萱表示,自發性顱內高壓是因顱骨內壓力上升引發症狀,包括頭痛、噁心、視力模糊等,因缺乏顱內腫瘤、感染、出血、積水等明確病灶或成因,但又和顱內腫瘤造成的症狀極相似,所以也被稱為假性腦瘤。
自發性顱內高壓致病機轉尚未確定,普遍認為和顱內靜脈壓變化、腦脊髓液平衡及賀爾蒙調節有關,最好發於過重的育齡期女性,逾9成病人以頭痛為主,伴隨噁心,常暫時性視力模糊或喪失,在排便或咳嗽時特別常見,大多幾秒後自行恢復,少數病人會出現永久視力受損,頭暈、頸部僵硬、搏動性耳鳴也是常見症狀。
李柏萱說,顱內高壓大多數有明確病灶,應先尋找顱內腫瘤、中樞神經感染、顱內出血、靜脈栓塞等問題,但自發性顱內高壓病人在影像上不應該看到異常,隨著影像系統進步,有時可看到視神經乳突的變化,自發性顱內高壓幾乎一定會產生視神經乳突水腫,視神經乳突水腫的嚴重程度和視力受損有直接關係。
自發性顱內高壓的治療,主要在保留視力功能和緩解症狀,治療第一步就是規律的視力檢查,顱內高壓的症狀一般會在數週後自發性緩解,卻也容易復發,而減重對顱內壓力控制、頭痛和視神經乳突水腫都有一定成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搶救中風老太太 醫師:動脈取栓防止惡化
神經外科手術如拆彈 新顯微鏡幫大忙
什麼人會得顏面神經麻痺?多久會好?醫師三QA解答
月經失調、視力模糊 竟是腦下垂體腫瘤作怪
月經失調數月 她視力模糊就醫才知是「腦下垂體腫瘤」
巴金森氏症不是老人專利 約10%病患2、30歲就發病
台大首次微創手術 切腦神經束救四歲癲癇女童
婦人跌落田急性脊髓損傷 翻身困難三個月治療今重生
影/上班族跛行、小便困難 竟是當低頭族惹禍
中風不只會嘴歪眼斜 6情況也是常見後遺症
婦人半臉麻痺、流口水 醫:歸為「貝爾氏麻痺症」
秋冬突然臉歪嘴斜 可能和蘇揆一樣顏面神經麻痺
頭痛纏身20幾年 老醫師妙手救婦
老醫師、土地公合力助攻 5旬婦纏鬥頭痛怪病20年也不怕
蘇貞昌顏面神經失調 這些知名藝人也碰過
臉歪嘴斜就是中風?顏面神經失調和中風症狀怎麼區分
蘇貞昌顏面神經麻痺 專家:易感冒季節人人要小心
阿茲海默症無法預防?年過45,你應該做這種檢查
性格改變是精神疾患?你所不知道的腦瘤症狀還有這些
壓力、晚睡、甜食…你這樣過生活,正把自己推向阿茲海默症
洗完頭用冷風吹頭髮會造成頭痛嗎?神經外科醫師解惑
保護大腦與身體健康 失智症專科名醫教你「旋轉舌頭」
維生素B2可以緩解偏頭痛且副作用較少?醫師這麼說
搶救中風 3狀況快打119
醫病天地/突然偏癱、口齒不清… 當心腦中風
偏頭痛不想靠藥物?吃這些食物可以輔助緩解
腦中風年輕化 突出現口齒不清等症狀的民眾要小心
腦動脈瘤生死分界線 醫師:要定期磁振造影追蹤大小
抖個不停是巴金森氏症?神經科醫師解析各種手抖原因
猜你喜歡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腎不好,指甲會出現警訊? 醫:不是一個好的判斷基準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戴口罩沒用!臭氧比PM2.5更難防 醫籲濃度高時別出門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在老化?疲累程度是原本的2、3倍就該留意
72歲老翁頻尿睡不好 就醫赫見膀胱內長滿瘤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不彎腰駝背就好?醫師:過度挺腰的坐姿有更高機會下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