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許姓男子5年前出現陣發性劇烈頭痛及噁心,視力模糊,卻又找不出病灶,直到接受腰椎引流測試,才確診是自發性顱內高壓,也就是假性腦瘤。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李柏萱今天指出,許男2014年開始出現陣發性劇烈頭痛及噁心,頭痛時咳嗽特別嚴重,甚至視力慢慢模糊。
許男起初在神經內科治療,腦部和脊椎等影像檢查未發現病灶,頭痛卻難以控制,演變成持續性脹痛,於是接受腰椎引流測試,引流時發現顱內高壓,但腦脊髓液檢查正常,引流後頭痛完全改善,確診是自發性顱內高壓。
不過,許男出院一週後又再頭痛,5年來反覆視力模糊,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及腰椎引流,效果難以持久,之後再接受腰椎腹腔引流手術,頭痛快速得到緩解,效果持久,視力模糊也不再出現。
李柏萱表示,自發性顱內高壓是因顱骨內壓力上升引發症狀,包括頭痛、噁心、視力模糊等,因缺乏顱內腫瘤、感染、出血、積水等明確病灶或成因,但又和顱內腫瘤造成的症狀極相似,所以也被稱為假性腦瘤。
自發性顱內高壓致病機轉尚未確定,普遍認為和顱內靜脈壓變化、腦脊髓液平衡及賀爾蒙調節有關,最好發於過重的育齡期女性,逾9成病人以頭痛為主,伴隨噁心,常暫時性視力模糊或喪失,在排便或咳嗽時特別常見,大多幾秒後自行恢復,少數病人會出現永久視力受損,頭暈、頸部僵硬、搏動性耳鳴也是常見症狀。
李柏萱說,顱內高壓大多數有明確病灶,應先尋找顱內腫瘤、中樞神經感染、顱內出血、靜脈栓塞等問題,但自發性顱內高壓病人在影像上不應該看到異常,隨著影像系統進步,有時可看到視神經乳突的變化,自發性顱內高壓幾乎一定會產生視神經乳突水腫,視神經乳突水腫的嚴重程度和視力受損有直接關係。
自發性顱內高壓的治療,主要在保留視力功能和緩解症狀,治療第一步就是規律的視力檢查,顱內高壓的症狀一般會在數週後自發性緩解,卻也容易復發,而減重對顱內壓力控制、頭痛和視神經乳突水腫都有一定成效。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