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范榮達/台北報導】
大多數的患者對於第一次的自律神經失調發作,印象深刻,如果過程非常痛苦、恐懼,或造成極大影響,就會有許多後續效應,例如第一次是在高速公路開車時發作,下次再開車上高速公路時,自然會惶惶不安,擔心再度發作。
有時這樣的「預期性焦慮」本身就會引發下一次發作,最後不用真的開車上路,光在腦海中想像這件事就足以發作。有些人因為過去不愉快的經驗,逃避上台說話、認識異性、承擔壓力等特定情境,雖不失為避免發作的方法,但無形中將使人生的道路變窄,錯過許多機會或精彩的體驗。
其他的發作是不容易預期的,常是長期外來壓力,或是內在憂鬱、焦慮的結果,可能有一些觸發因子,也有可能毫無預警,甚至在睡夢中發作而醒來。
長期失眠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常會誘發身心失調,其他如吸菸過量、喝酒後的宿醉,或戒斷期、缺乏運動或突然激烈運動等,也容易造成發作。
還有部分人的體質對於咖啡因敏感,而且有延遲效應,早上喝了一杯茶或咖啡,有可能到下午或晚上才發作,此種類型不易察覺原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