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選自馬可孛羅《好奇心》,作者馬里歐.李維歐】
進入重點
好奇心的研究在相對近期才開始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背後許多機制的細節仍然未知,至少正慢慢浮現一個粗略的輪廓。那麼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學到了些什麼?
首先,隨著兒童接受了日益複雜的活動,他們開始探索新環境並吸收新知識。多數兒童的成長軌跡都非常相似,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機制。兒童的好奇心似乎帶領他們沿著同一條路徑前進,在這條路上增加知識,其中包含了最大化學習與促進發現因果關係的過程。兒童似乎在相對早期便了解每一種影響都與一連串不間斷事件的起因有關,他們的好奇心似乎根據是否具有發現新事物的潛力來確認不同任務的價值。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開放式環境中以及存在著個體差異,成年人的探索行為似乎也依循相當一致的模式。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佛德瑞克.卡普蘭(Frederic Kaplan)和皮艾爾—伊夫.烏德耶表示,所有元素都可以囊括在同一個思維背景,在這個思維中,好奇心和探索行為的目標是為了盡可能縮小預測誤差的範圍。換句話說,根據這個觀點,人類(兒童與成人)會避開極度可預測以及極度不可預測的探索路徑,以便專注滿足好奇心,進而盡可能降低預測誤差。高特里布、基德和烏德耶進一步釐清並擴大了好奇心的主要「目標」:最大化學習(而不僅只為了減少不確定性)。
好奇心的真正本質又是什麼呢?在我的拙見中,認知和神經影像學研究似乎支持所謂的好奇心其實可能涵蓋大腦不同迴路驅動的一系列相互交織的狀態或機制,特別是由新穎、驚奇或令人迷惑的刺激,也就是知覺好奇心,似乎主要與不愉快及厭惡的狀況有關。在這種情況下,好奇心是減少消極情緒的手段,這類好奇心可用資訊鴻溝理論充分解釋,表現不確定程度強弱的函數通常呈倒U形曲線。
另一方面,具體表達我們對知識的熱愛與因獲取知識而驅動的好奇心(認知好奇心),則認為這是一種愉悅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好奇心提供了自身的內在動機。輪廓一致但類型不同的知覺好奇心則被發現會活化對衝突敏感的大腦區域,而認知好奇心會活化大腦中與預期獎勵相關的區域。
任何類型的好奇心滿足度都與神經獎勵迴路密切相關,而且會因此提高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特別是當獲得的資訊與先前期望不同,以及當主動及有意願探索的時候。另一方面,即使在缺乏提醒的狀態下,曾經得到的獎勵仍會引發更高層次的好奇心。
最近一項有趣的研究顯示,個體差異也可以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評估。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神經科學家伊度.塔沃爾(Ido Tavor)和薩阿德.傑巴帝(Saad Jbabdi)等人指出,當個體處於休息狀態、完全不做任何事時的大腦功能性磁振造影成像,也可以預測其大腦在一系列活動期間哪些部分將會被活化。這些活動包括閱讀(涉及語言解釋)和賭博(與制定決策相關)。
正如前面提到的,這些新見解並不表示我們已經對好奇心瞭若指掌。好奇心是一個想法互相推擠、衝撞,而且一切都有可能、也都會改變的領域。以下是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希望得到更完整答案的寥寥幾個基本問題:好奇心在成年期維持認知能力時,是否扮演了任何角色?好奇心和其他基本行為的驅動因素,如飢餓、口渴和性慾之間,確切相似與不同之處各是什麼?管理和引導好奇心的主要神經元和機制是什麼?大腦到底是如何結合不同部分以便構建清晰的決策過程?好奇心和探索驅動力的個體差異究竟是什麼?
這些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而且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挖掘出更明確的答案。以最後一個問題為例,高特里布、基德、烏德耶等人正著手一項範圍廣泛的研究,旨在測試一個有趣的假設,他們假設個體好奇心差異主要與工作記憶能力及執行控制有關。研究人員推測,由於工作記憶直接影響資訊的編碼和維繫,因此可能影響我們認定學習和新奇的價值。為了了解假設的可行性,研究人員將測試兒童的好奇心與工作記憶之間的相關性。首先,他們會用探索測驗確定孩子的好奇心等級,再用標準的記憶測驗歸納兒童工作記憶能力的特性。這些召集了超過一百名兒童的實驗,將讓研究人員以統計的方式觀察好奇心和工作記憶是否確實相關。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一九六○年代,心理學家薩爾諾夫.梅迪克(Sarnoff Mednick)就提出過類似觀點,認為創造力(好奇心為其必要成分)只是一個運作得非常好的關聯記憶,也就是一個可以記起無關事物之間關聯的能力。
好奇心還有另一個值得特別關注的層面。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建構和整合抽象資訊的認知能力,也在於我們能發明編造,分析假想甚至是虛構情景的力量,以及在於我們天生能將幾乎所有感知到的事物轉化為有意義的「為什麼」及「如何」等能力。最終,正是這種好奇心以及為了了解事件成因與影響的探究欲望,讓宗教誕生、讓邏輯秩序出現(從而有了數學和哲學)、讓追求理解大自然如何運作的行動迸現(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科學),隨後也讓多數研究付諸實際應用(又稱為工程與技術)。同時,複雜的人類語言得以出現和演化,而我們天生擁有一股獨特力量,這股力量不僅可以描述現實世界的事物,也能陳述只存在於想像世界的一切——正因為如此,催生出文學、藝術和音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