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腦容易對咖啡成癮,卻很難戒斷?科學家解惑
【文、圖/選自本事出版《成癮的大腦》,作者邁克爾.庫赫】
腦中的惡魔──成癮和戒斷
大腦用藥上癮,就像你腦中住了一個有癮頭的惡魔。雖然反覆用藥會造就出成癮的大腦,腦中卻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惡魔,名為「戒斷」(withdrawal)。戒斷發生在當一個人停止用藥後,會發展出與藥物所滋生的感受正好相反的種種症狀。舉例來說,古柯鹼的一種作用是心理刺激,而古柯鹼戒斷的一種症狀則是憂鬱。除了讓成癮者感覺很糟之外,戒斷還是刺激復發、使人再度使用藥物的幫凶,因為使用更多藥物,可以紓解戒斷狀況。害怕戒斷也很可能是阻礙成癮者尋求治療的一項因素。所以,戒斷是我們迄今所檢視的複雜圖像的一個重要環節。不過,這是怎麼發生的,還有我們對這一點有什麼想法?
思考成癮和戒斷,可以採用一種比較簡單的方式,那就是檢視蹺蹺板(見圖表5-1)。設想某人的機能運作一切正常,而且和藥物毫無瓜葛。這種正常狀態可以用水平的蹺蹺板來表示,代表雙邊保持均衡,沒有任何一側碰觸地面。不過,當那個人一再使用藥物,大腦就會一再遭受化學信號轉導變化的痛擊,受驅使而進入一種新狀態,如圖示朝蹺蹺板一側(被藥物)向下推,大腦會改變,而且具有可塑性。
一種藥物把蹺蹺板向下推,大腦朝反方向回推並予以補償,於是蹺蹺板恢復水平,保持均衡。長期使用足量藥物,會導致腦中的補償性改變累積增多,而這就是成癮。倘若這時停止使用藥物,大腦的抗衡努力不再有反向制衡,於是蹺蹺板的另一側也就被向上或向下推。藥物使用者就是在這裡經歷了戒斷的不快感受或生理症狀。
就某些藥物,好比酒精,戒斷有可能構成嚴重的醫療狀況,甚至可能危害生命。戒斷會干擾日常事務,還可能驅使藥物使用者做出許多事情,甚至為了取得更多藥物,鋌而走險,違法犯紀。不過,只要使用者成功遠離藥物的時間夠長久,大腦就會重新調校,而那一具虛構的蹺蹺板,最後就會擺盪回來,恢復水平均衡,終於回復原始正常狀態──起碼理論上是如此。然而就實際而言,一旦你迷上了,想要遠離藥物可就不容易了。
.作者:艾莫隆.邁爾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本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28
某些藥物的戒斷症狀則很可能出現明顯的幻覺。有位監獄中的甲基安非他命成癮者深信,他手臂上的一條靜脈是一條金屬,而且還花了好幾個小時,設法用自己的指甲把它挑出來。這些生理上和行為上的戲劇性扭曲現象,展現出藥物在腦中具有何等威力。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服降血壓藥止血壓上升?一種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醫病天地/腿痠麻難眠 不寧腿症候群作祟
常滑手機會讓記憶力衰退? 專家曝「驚人真相」
臉部疼痛原因多 頭痛、眼痛都可能
懷孕不再怕偏頭痛 大枕骨神經注射可改善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喝很少不代表就不會醉,「微醺酒駕」最危險! 反應變慢0.1秒就與死神擦身而過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 醫師曝「4危險誘因」
血壓飆高立刻吞降血壓藥?搶救腦中風 別誤信3大迷思
手麻、腳麻…是身體哪裡有問題?先找出病因!這種情況恐無法完全回復
醫師研究證實空汙與氣象易誘發癲癇 1、2月影響最明顯
天冷腳抽筋痛爆!除了伸展運動,常吃3種食物改善
爸媽性格大變 張小燕拍攝《愛記》提醒留心失智前兆
偏頭痛需要做腦波檢查嗎? 醫:答案跟你想得不一樣!
腦中風會遺傳! 北榮找到國人致病突變基因
若遇到家人有失智症者妄想 該怎處理? 別急著先用藥!
手抖是疾病的警訊?醫:通常無傷大雅,4大情況盡早就醫
醫病天地/冬陰雨日照少 失智嬤夜難眠
老年人社交活動頻繁可減緩大腦灰質退化 研究刊登於《老年醫學雜誌》
「呼吸方式」錯了,難怪自律神經失調!「這3種」醫師也推薦的呼吸法,一次改善你的失眠、肌力和循環
30年來他靠小樹枝「戳鼻孔」才能打噴嚏...原因竟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阿茲海默症惡化幫凶 中研院揪出關鍵蛋白質
有助突破治療 中研院研究首發現阿茲海默症惡化兇手
全身無力以為感冒 20歲女腦中風
醫病天地/走不穩、口難言 小心急性腦中風
下肢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退化 小心脊椎腫瘤找上你
驚!全身無力以為小感冒 20餘歲女竟腦中風
AI可偵測 步距小於0.6公尺 恐有失智風險
每秒步伐小於60公分恐失智 AI找出24處異常提早揪失智
車禍瀕死男大生10天內三次手術摘血塊 現在復原能遛狗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些水果更難消化
寒流席捲機車通勤族 心臟科醫師透露禦寒小撇步!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他停止呼吸心跳近1小時 大千醫護救回彷如重生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他看牙診療一半臉上被滴「濕黏液體」 真相曝光氣炸了!
回溫隱憂…全台猝死案拉警報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吃到沒熟的豬肉會怎麼樣? 恐怕不是拉肚子而已!醫曝「驚人下場」
天冷血管緊縮血壓易飆升 慎防5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宜蘭2老人睡夢中猝死床上 醫師提醒寒流該注意的事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倒插睫毛找醫美「割雙眼皮」? 醫籲術前搞清楚狀況
別直衝山頂賞雪 醫:幼童5成會有高山症
矯正代謝力該怎麼做? 醫:恢復粗糙主食,多攝取低GI、低GL飲食!
鍛鍊肌力讓膝關節勇健 簡文仁教你最有效的抗阻力運動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