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選自本事出版《成癮的大腦》,作者邁克爾.庫赫】
藥物進入腦中的速度:快就是好!
藥物進入腦中的速度似乎非常重要。藥物進入血流之後,便依循一般血液循環流動。然而,它正確地抵達腦部,並不是它在腦中產生作用的唯一因素。藥物進入腦中的速率或速度,已經驗證為一個重大要項。
當藥物經口服用,它就會進入胃中,接著吸收進入血液。比起其他的藥物傳輸方式,這條途徑對藥物來講算是相當緩慢。直接施打藥物進入血液(靜脈注射),能產生快速的效果,遠比口服途徑更快。用鼻子把藥物吸入肺中,或像吸菸那樣吸入,也都很快,因為藥物經由肺部也能很快吸收進入血液中。這一點很有關係,因為較快進入腦中的藥物,會產生較大量或較強烈的癲狂,勝過較緩慢進入的藥物。會帶來較高癲狂和快感的使用方法,也比較有可能導致成癮。
這種現象已經由動物研究和人類研究證實,結果似乎相當確鑿。有一項研究顯示,燃吸五十毫克的古柯鹼,不到一分鐘就會產生快感。若以鼻內攝取九十六毫克,就算過了五分鐘,也產生不了相等程度的快感。理解這一點能幫我們了解整套成癮歷程,並指出一個要點,那就是有可能幫助藥物使用者的藥品,尤其是具有某些藥物相仿特質的藥品,或許最好是緩慢進入腦中,以免它本身變得具有高度成癮性!
藥物進入腦中的速率為什麼重要?再次,我們認為這是肇因於大腦的建構方式、功能和演化沿革。我們的感官(包括聽、嗅、視等)顯然對生存至關重要。不過,關鍵並不只是單純地感測聲音、氣味和物體那麼簡單,這些感官的變化率對我們的生存也有重大貢獻。當音量突然改變,或者當物體移動,它就比較會被注意到。換句話說,環境的變化,比較會被我們的意識感測得知!
我們全都去過吵鬧的派對,而且適應了那裡的音樂和喧嘩。不過,倘若某個聲音突然改變,好比開始播放一張新唱片,或者高聲宣布事情,我們就會聽見並注意到它。倘若我們看著一幅風景,或許不會注意到那幅景象裡有隻動物或有個人,不過一旦牠/他開始移動,我們就會注意到,而且我們知道,靜靜趴著就比較不會被察覺。所以,我們的感官經過適應後,比較能夠察覺到環境的變化,若景象改變緩慢或固定不動,我們比較不會察覺。很容易想像得到,這一點具有生存優勢。因為如此一來,一旦突然出現威脅或好處,我們就能立刻發現並採取行動。感覺出現了變化,我們就比較容易察覺,而且變化愈快,就愈快察覺!
這也適用於藥物使用,因為比起較慢進入的藥物,較快進入腦中的種類,會讓我們的感覺產生較大的變化。換句話說,當藥物以較快速或高速率進入腦中,就會產生較大的癲狂,而讓人得到癲狂或快感,往往正是人們使用藥物的理由。
藥物進入腦中後可以較快速被偵測得知的原因,起碼有兩項。一項是由於某些物質的化學結構和溶解性,使它們可以較輕易滲入腦中。第二項則是人類能控制自己服藥的速率。燃吸快克古柯鹼,可以比吞服更快地讓古柯鹼進入腦中。施打藥物進入血流,藥物可以比吞服或鼻吸方式更快地進入腦部。所以,燃吸型或注射型藥物,造成濫用或成癮的危險性較高。
在藥物使用者如何選擇藥物,還有他們使用哪些方法來施用藥物方面,大腦的運作方式及演化沿革,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大腦面對受藥物影響的化學信號轉導時會失去控制,還有大腦為什麼先天上對成癮束手無策。
可塑性──重中之重!
關於腦中信號轉導,另有一件事情也得記住,那就是迴路和信號轉導路徑並不是靜態的。神經傳導物質濃度、受體、轉運體和其他蛋白質,都可能因應種種不同刺激而促成改變!
換句話說,大腦的結構、生化和反應方面,都具有靈活彈性。這種重要至極的靈活彈性稱為「可塑性」(plasticity),也就是大腦因應刺激而做出改變的能力。它是學習和適應環境變遷的底層基礎,而且許多方法都可以形成這種特性,包括反覆使用藥物。可塑性是成癮的基礎,也是那些著眼於發現及查明可塑性本質的藥物成癮研究所關注的一項關鍵目標。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