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祐齊/台北縣報導】
如果出現連續性頭痛、頭昏想睡覺、頸部痠痛、搬重物極度用力引發頭痛,甚至睡覺到半夜頭會痛醒等症狀,小心可能罹患「慢性腦出血」,應該及早就醫,以免併發癲癇或是硬腦膜下膿瘍。
66歲的患者李先生本來身體很健朗,但過年前搬重物後開始感到頭痛,連續痛了十多天,整夜都無法入眠,到醫院健康檢查才發現是「慢性腦出血」。
署立雙和醫院家醫科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英欽說,慢性腦出血病患的症狀宛如千變女郎,發生原因包括輕微頭部碰撞,緊接著發生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半側麻痺、失語等症狀,臨床上很容易被誤診為中風、精神病、偏頭痛、老年癡呆等,且慢性腦出血好發於60歲以上老人,更需特別注意。
林英欽表示,李老先生的核磁共振檢查赫然發現,右側硬膜下出血,且新舊血塊夾雜,顯示出血已有一段時間,病況相當緊急,隔日就進行血塊引流手術。醫師在患者腦部右側硬膜下開一個5公分以下的小洞,引流血液。
林英欽呼籲,老人家若長期酗酒、癲癇患者、血液凝固障礙等患者,若出現頭痛不止的情況,極可能是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徵兆,建議及早就醫,且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手術癒後不錯,8成以上病患都可恢復原有正常功能。
【2010/04/14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