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摘自/《神經不神經:神經外科醫師蔣永孝和病患一起走過的路》
原來,咳嗽、手麻、眼盲、痠痛等「輕症」,竟是神經出了問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指出,很多神經疾病都是從小症狀發酵,若沒有及時就醫,恐怕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由於這些症狀常輕微到讓人會以為是太過疲憊所致,蔣永孝說,可透過生活端倪判斷是否為神經疾病,若是神經疾病導致的肌肉痠痛,如脊椎腫瘤等,這種痠痛是久久不退,即使是有長時間的休息都沒辦法舒緩。
蔣永孝行醫多年,仁醫的形象深植病人的心,近期出版「神經不神經:神經外科醫師蔣永孝和病患一起走過的路」,希望透過簡單的文字,讓民眾更了解神經疾病,是他行醫卅年來最真誠的診間手札。
他透過文字分享18位病患的就醫故事,許多患者都是原本誤認輕症,最後確診成重症,心情猶如洗三溫暖,箇中的煎熬絕非你我能承受,即使門診患者常讓他看到接近半夜,但想到這些患者的心情,即使要看到半夜也甘之如飴。
故事一:那時,謝宜蓁老是覺得家裡太暗,直覺反應是燈泡壞了,動不動就叫先生去買回來換。有時和先生手牽手去看電影,才走進有點昏暗的電影院,她就突然來個踉蹌,差點跌個狗吃屎。
員工體檢時,她被檢查出視力有問題,雙眼視力都小於○‧一,幾近於弱視。再進一步檢查視野,發現她確實看不到某一側的影像。後來,核磁共振的檢查結果說明,謝宜蓁的視力問題和眼睛結構沒有問題,很可能是來自於神經病變。
她掛號蔣永孝的門診,核磁共振檢查的影像資料,確認一顆腫瘤就長在腦下垂體上,長約三公分,當場立刻安排手術。「太大了!」蔣永孝一臉嚴肅地說,那顆腦下垂體腫瘤已大到足以影響視力的程度,如果一拖再拖,擺著不去處理,一旦出血就可能導致失明。
原本還心存一絲僥倖的謝宜蓁聽完,趕緊把「為什麼要開刀?」這句剛要說出口的話吞回去,頻頻點頭稱是。
蔣永孝採行內視鏡手術,手術器械從鼻腔進去,穿過鼻竇,再將腫瘤一小塊、一小塊的小心切下、夾出。由於沒有選擇一般的開顱手術,且傷口就在鼻腔內,顏面沒有留下疤痕,術後她依然亮麗如昔。
一個月後,她回眼科門診檢查,視野已恢復正常,「燈好像比較亮耶!」她不禁脫口而出,那充滿喜悅的聲調,讓先生也笑了。
故事二:伸出右手,再緩緩伸出中指來。江曉蕙的故事,就從這隻中指開始。
幾年前,她發覺右手中指的指尖麻麻的,只要一碰到水,就開始發麻,且愈來愈頻繁而明顯。過不久,從頸部到後肩也陸續出現疼痛感,她驚覺不對勁,立即掛號骨科和復健科就診。
原本,江曉蕙聽從醫囑調整睡姿,卻仍然不見效,她當下上網爬文,很多人都提到類似問題應找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醫師就診才對,其中不少人都推薦蔣永孝。
蔣永孝安排檢查後回診聽報告那天,掛的是夜診五十幾號,晚上九點多,江曉蕙來到候診室時,才看到廿號,就聽到跟診護理師開門出來大喊她的名字,當下心頭為之一震,心想大事不妙。
蔣永孝開口問她:「江小姐,妳不會覺得不舒服嗎?」「還好耶!」她笑著回答,除了手麻、頸肩痛以及右胸到右側頭頂沒有感覺外,並沒有特別不舒服的地方。
「妳的頸椎裡長了一顆腫瘤。」
江曉蕙頓時腦袋一片空白。腦中立即浮現多年前「月亮歌手」李珮菁術後全身癱瘓的畫面…。
「如果不手術的話,又會怎樣?」
「那就會慢慢癱掉。」
「那就開吧!」
當下收拾好情緒,也不知哪來的勇氣,她很淡定地告訴蔣永孝自己的決定。手術選在中秋節的隔天進行,她被排在第一檯刀,心情相當緊張。那天一大早七點多,江曉蕙就被推進手術房,她特地問醫師這算不算是一檯大刀?只見蔣永孝笑了一下:「這是檯很精緻的刀啦!」
頸脊椎脊髓神經內腫瘤切除手術是相當精細的醫療行為,通常必須在顯微鏡下進行,手術刀及鑷子等手術器械的尖端都非常細,直徑大約一毫米左右,大小和鋼珠筆的筆尖差不多。
為江曉蕙進行如此精細的手術時,蔣永孝從她的後背頸椎處下刀,鋸開頸椎,先打開最外層的脊膜,接著打開第二層的蛛網膜,再沿著正中線打開神經,顯露出包覆在裡面的腫瘤組織,最後小心翼翼地把神經和腫瘤剝離,將腫瘤切除取出。
一晃眼,手術至今已快四年,她的雙手還是會麻,從臀部到兩側腳底也常有麻麻的感覺,但基本生活已無太大問題,那次手術以來,她已參加過三、四次路跑,這是之前不曾想過的瘋狂事。
前陣子,江曉蕙想要出國玩,特地詢問蔣永孝意見,「妳當然可以出國啊!妳都已經痊癒了,為什麼不能出國?」她想想確實如此,「人生苦短,就是要開心一點。」
故事三:這事大約要從四年前說起,康尼森每天總覺得脖子很痠,痠到每個禮拜都要到醫院接受按摩治療;此外,他常莫名其妙地咳個不停,有時候一咳起來就頭痛,甚至咳到突然昏倒,還常伴隨呼吸困難等症狀。
他先掛胸腔科,胸腔科醫師幫他安排做胸部X光檢查,肺部看起來很健康,應該不是氣喘,但仍好意開了氣管擴張劑給他,他使用了一陣子,咳嗽依舊,症狀未見改善。
康尼森只覺得自己的健康愈來愈差,常覺得累、沒有力氣,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去年一月,當他第三次咳嗽咳到突然昏倒,再次醒來之後,他再也受不了那種感覺不到明天的日子。
歷經多間醫院門診,他最後找上蔣永孝,檢查結果發現從第七頸椎到第四胸椎出現空洞化,確診為頸胸椎脊髓空洞症。蔣永孝說,這是發育異常的先天性疾病,不會遺傳,通常到了廿、卅歲才發病。
康尼森的後顱窩比正常人小很多,小腦被迫往前方的腦幹及下方的脊椎等方向擠壓,進而把枕骨大洞塞住了,脊髓液無法往下流,只好從脊髓神經的開口處經中央管道往下流,愈積愈多,就導致從頸椎到胸椎的幾節神經空洞化。
一旦神經空洞化,就會出現頭暈、頭痛、耳鳴及有如蟲咬的麻痛感等症狀,嚴重者會不良於行。由於症狀不典型,有些患者四處就醫仍找不出毛病,甚至會被懷疑是精神疾病,往往就醫經驗都不是很好。
手術其實並不複雜,只要拆掉一部分枕骨,再補上一塊三角形的腦膜,把後顱窩的空間加大,小腦就會回到正常的位置,不再堵住枕骨大洞,脊髓液可順利往下流到脊髓腔,重新形成一個循環,症狀就會消失。蔣永孝以「一身輕」形容術後那種輕快的感覺,患者只需每年回診追蹤即可。
「I feel happy!」這位久居台南的加拿大人康尼森,手術後感到無比快樂,沒有咳嗽,沒有呼吸困難,沒有脖子痠痛,也不會動不動就覺得累,快樂得像隻小鳥。
卅年了,蔣永孝一路陪病患走過病痛折磨的點點滴滴,有傷痛,有淚水,也有歡笑和更多的相知相惜。這些診間故事,無非想告訴更多的人,疾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面對疾病的鴕鳥心態,造成無法挽救的後果。台灣仁醫,蔣永孝,娓娓道來《神經不神經》,謝謝,醫路上有你。
故事摘自《神經不神經:神經外科醫師蔣永孝和病患一起走過的路》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