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國旅遊如何確保護照不失竊?專家揭放身上一處最容易被扒走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囤物成癮/用愛治療 別丟患者的「寶貝」

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獨居於公寓,過著寂寞而糜爛的生活。她在屋內堆放大批垃圾、不跟別人講話,惹得鄰居稱她「討人厭的松子」。電影敘述她的前半生,原是國中老師的她,總是所愛非人,落到居住在垃圾屋。

Phyllis指出,「討人厭的松子」正是典型的囤積症。根據西方研究,囤積症好發族群包括獨居者,老師則是囤積症最常見的職業之一。因為此症患者的最大病因是缺乏愛與忽視自己。老師的社交圈封閉、又常傾注心力在學生身上,因此忽視自己。

Phyllis母親也是老師。她認為,離婚又再婚的母親始終缺乏愛,退休後生活失去重心,囤積症因此爆發。母親和松子一樣,渴忘愛卻又得不到,最後用雜物在身邊堆起一座牆,阻止別人進入、從中獲得安全感。「如果我能早點發現,便可以幫她打掉這一座牆。」

治療囤積症不能只是把有形的雜物丟掉,還必須將患者內心的雜物清走。Phyllis表示,專業的「囤積症整理師」必須兼具心理諮詢和整理物品兩種能力,如果只是丟掉物質上的雜物,患者還是會不自覺地蒐集、囤積,不斷惡性循環。

身為囤積症的親友怎麼辦?Phyllis警告,「千萬別亂丟囤積者的物品」,因為他們一旦發現物品短少,不但會陷入哀傷,還會對丟東西的人產生極大憤怒。也不要一味責怪患者的行為、向他們下最後通牒,這只會造成雙方的衝突。

「囤積」可視為囤積症患者發出的孤獨警訊。Phyllis表示,親友應主動關懷有囤積症徵兆的患者,告訴他們囤積的負面影響,讓他們理解你的愛、感受到你的擔憂,並說服囤積者接受精神科醫師的治療。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精神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