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麗花判賠巨額遺產稅!遺產分配難公平,如何避免後代爭產?專家就理智面與情感面提解方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馴鹿寶貝」爆紅!失控的跟蹤騷擾是一種病 醫教5招打破精神控制

專家表示,錯把匱乏當作愛,易扭曲成「補償心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專家表示,錯把匱乏當作愛,易扭曲成「補償心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聽健康

00:00/00:00

爆紅的Netflix影集「馴鹿寶貝」,以真人真事改編,許多人可能會對男主角的行為深感不解:遲遲過了半年才報案,為什麼不立即阻止跟蹤者的病態騷擾?台中榮總精神部醫師陳韋伶表示,一般人被跟蹤騷擾通常會報警處理,但「馴鹿寶貝」中的男主角因為渴望掌聲、被崇拜,把女主角的跟蹤當成是自信來源,兩個人在無形中各取所需,發展出荒謬卻又真實的人生。

被跟蹤者童年經歷「補償心態」 錯把行為合理化

陳韋伶說,男主角任由女主角語音留言、發推文、傳臉書私訊,甚至寄了逾4萬封電子郵件,原因是童年的經歷產生「補償心態」,潛意識把錯誤的行為合理化。雖然中間曾經一度想要告訴友人,覺得這個女性怪怪的,但又害怕世俗眼光,因為大多人數對被跟蹤騷擾者都有既定刻板印象,包括以女性居多、被害者有優於他人的內外在條件。

男主角出於自卑心理,也害怕不被他人相信,因此與跟蹤狂展開一段扭曲且複雜的關係。陳韋伶強調,若當事人陷入「找藉口合理不正常的舉止」,應該找信任的親友傾訴,或是心理諮商請求專業幫助,正視事情愈滾愈大的原因。

迷戀關心某人時想要跟蹤對方 源於情感的不安全感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當迷戀或是非常關心某人時,會想要跟蹤對方,可能源於情感的不安全感、控制欲,或是對彼此關係的強烈需求。若有人表現出對被跟蹤或被騷擾的喜好,反映了複雜的心理動機;一些人可能感受到被注意的需求,或者將這種錯誤行為解讀為重視和需求。這些現象可能源自於對關注、愛或者重要性的深層需求,甚至是對於自我價值感或安全感缺乏的一種補償。

楊聰財表示,這些行為並不健康,要如何減少一直想去跟蹤別人,或者是騷擾別人?

5招打破精神控制

1.自我反思與認知: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否有情感上的需求或心理上的困擾,要意識到這些行為對他人的不良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2.尋求專業幫助:如果覺得自己難以控制跟蹤衝動,建議尋求精神科醫生或團隊的幫助,提供專業的治療或諮詢,幫助管理自己的行為。

3.發展健康的興趣與社交:培養健康的興趣和愛好,多參加社交活動,有助於轉移注意力,減少不當行為的出現。

4.設立界限:自己設立清晰的界限,學會尊重他人的隱私和空間。當有衝動想要跟蹤或騷擾他人時,提醒自己這些行為的後果和對他人的傷害。

5.記錄自己的行為:保持寫日記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感受和行為,有時透過寫作可以幫助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和觸發因素。

透過上述這些方法,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行為,建立更健康的人際互動模式。

心理諮商 轉移注意力 安全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