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睡眠呼吸中止症有3種類型 診斷與治療方式一次看

元氣周報

長期睡眠呼吸中止,大腦缺氧、休息不足,白天昏昏沉沉精神不濟。 圖/123RF
長期睡眠呼吸中止,大腦缺氧、休息不足,白天昏昏沉沉精神不濟。 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時常被枕邊人抱怨打呼很吵,且打呼聲時而大、時而無聲,恐怕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大致上分有「阻塞型」、「中樞型」、「混合型」,且涉及耳鼻喉科、胸腔科以及神經內科,患者通常無法自覺,若沒有枕邊人提醒,現在市售許多穿戴式裝置,能夠監測身體數據,透過血氧、血壓變化也可以自我警覺。

肥胖、過敏兒組織增生,造成呼吸道狹窄。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睡眠過程中,因為身體組織、大腦神經病變造成呼吸道不暢通,或是呼吸系統無法正常作用。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致顯表示,人體睡眠時肌肉會放鬆,上呼吸道肌肉也會有一定程度塌陷,若沒有阻塞呼吸道等結構問題,就不會造成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但若是肥胖、過敏兒等族群,會造成組織增生,連帶呼吸道狹窄,一旦空氣流經組織因此震動,就會發出打呼聲響。

會造成腦部缺氧、白天精神不濟,加重三高等慢性病。

「有打呼聲代表患者還有空氣可以呼吸。」劉致顯指出,若組織太過腫脹,呼吸道整個塌陷、沒有氣流經過,就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一般人身體疲憊時,睡眠時呼吸道肌肉太放鬆,也會造成塌陷、打呼,只要沒有阻塞到造成呼吸中止,打呼都算正常生理現象,沒有干擾到生活就無需醫療介入;但大多數患者都是枕邊人反應「打呼聲很大,又會突然沒有聲音」,這時就會高度懷疑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劉顯致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腦部缺氧,若不治療,白天常會精神不濟,若合併有三高等慢性病,可能連帶影響病況。

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  圖/123RF
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 圖/123RF

三種類型最常見「阻塞型」,主要是上呼吸道空間狹窄。

1.阻塞型

劉致顯表示,大多數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屬於「阻塞型」,主要是上呼吸道空間狹窄導致的呼吸中止,可能是鼻腔、軟顎、舌根位置異常,屬於耳鼻喉科專業;有時則是下呼吸道、胸腔出現問題,屬於肺部、胸腔科領域。

2.中樞型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是身體組織導致的疾病,可能也和「腦疾」有關。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指出,人體大腦有一套控制呼吸的系統,平時24小時無須思考即可運作,但部分患者因為腦損傷、腦腫瘤、基因或自體免疫疾病因素,呼吸系統受損,就會導致「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風患者若發作腦區在下視丘或是大面積腦中風,皆可能有影響。

劉一宏表示,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白天透過肌肉張力還可以維持呼吸系統運作,但睡覺時一旦放鬆,隨時都可能發作。但目前相關案例相對少,僅佔整體睡眠呼吸中止症的5%。

3.混合型

同時患有阻塞型與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如何察覺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1.至醫院睡眠中心檢查

若要確認自己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目前需經由各大醫院的睡眠中心診斷,得在醫院睡一整晚,以監測睡眠情形。但國人睡眠問題嚴重,要在醫院睡這一覺,通常得排隊數月甚至半年、一年。

劉顯致說,監測睡眠狀況是為了判斷嚴重程度,若平均下來一小時內呼吸中止5次,就會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超過15次屬於中度、超過30次即為重度患者。另外,也可用睡眠內視鏡,透過藥物誘導模擬患者睡眠時的狀況,但主要是監測組織震動狀況。

2.居家睡眠檢查裝置

民眾若排不到睡眠中心,部分呼吸器廠商也有提供居家睡眠檢查裝置,可以當做初步篩檢。

3.智能手錶協助察覺

現在許多科技廠研發出智能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其實也可以幫助民眾自我警覺。劉顯致說,若民眾的穿戴式裝置可確實監測生理數據,也可以輔助民眾自我判斷。由於睡眠呼吸中止會造成缺氧,體內氧氣濃度下降,身體就會開始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若發現這些數據變化,可懷疑是否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

但不論是使用呼吸器居家檢查,還是穿戴式裝置,最終還是得夠過睡眠中心的詳盡檢查,才能確認睡眠呼吸中止的實際嚴重度、發生情形等等。

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族群、睡眠呼吸中止症分級  製表/元氣周報   圖/123RF
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族群、睡眠呼吸中止症分級 製表/元氣周報 圖/123RF

側睡、戴呼吸器病因多樣,治療方式個人化。

長期睡眠呼吸中止,大腦缺氧、休息不足,白天昏昏沉沉精神不濟,但睡眠呼吸中止症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睡眠品質。醫師表示,近年臨床發現,慢性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之間相互影響,更容易造成三高等慢性病患者病況難以控制。若疾病已經影響到生活,特別是高危險工作者如司機、建築工人等,一定要趕緊接受治療。

胸腔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都可能收治相關患者。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致顯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可能在胸腔科、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部分患者是因為感覺吸不到氣、胸悶等症狀出現後,先到胸腔科就診;但部分過敏、肥胖患者,也會因為呼吸不順到耳鼻喉科求醫;有些民眾發現自己睡眠品質不佳,也可能直接到醫院睡眠中心掛號。

「即使是輕微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建議治療。」劉致顯指出,主要得看患者的生活型態,有些人是司機、工地工人,若白天嗜睡、精神不濟,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險,建議一定要接受治療;但也有中重度患者,因為是退休族或是自覺生活影響程度不高,因此覺得無需接受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合併三高,慢性病控制更困難。

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有合併症狀,也建議要接受治療。劉致顯說,醫界近期發現慢性疾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關聯,統計發現患者的三高問題,特別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慢性病控制更加困難;因此建議有心臟、代謝、腦部等慢性疾病患者,務必接受治療。

劉致顯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相當客製化,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若在耳鼻喉科領域,發現患者上呼吸道組織增生造成狹窄,例如鼻息肉、軟顎肥厚,若相當嚴重就會透過手術介入治療;部分則是患者天生短下巴、舌頭肥厚,或是睡覺時舌根後倒所致,通常透過睡眠時戴「正壓呼吸器」控制。

治療個人化,包括減重、側睡、口咽肌肉訓練、戴呼吸器等。

患者若不想配戴呼吸器,也有其他方式可替代。劉致顯說,若民眾睡眠呼吸中止症合併肥胖問題,會建議進行減重。也有人在睡眠檢查後發現,患者平躺時才會舌根後倒,就會建議睡覺姿勢改為側睡。國外則流行「口咽肌肉訓練」,透過口腔肌群訓練,讓舌根有力,睡覺時就不容易後倒。但要先確定自己的病因,經由醫師、復健師、語言治療師評估後,才能決定治療方式,且仰賴病患自主配合。

中樞型以呼吸器治療為主,另有酸鹼刺激治療法等。

若是中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表示,由於腦神經的睡眠呼吸中止隨時都可能發生,白天可以肌肉控制,但晚上發作就無法控制,第一線治療還是以呼吸器為主。其餘則有酸鹼刺激治療法,由於血液二氧化碳濃度較高,身體會透過呼吸速率來調節,加快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以降低血液酸度,若讓血液酸一點,就可以刺激腦神經,改善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後則是膈神經刺激法,橫膈膜是負責呼吸的肌肉,透過控制橫膈膜縮放也可改善。

使用止鼾牙套、鼻貼、鼻噴劑……改善打呼,更要找出病因。

若要預防睡眠呼吸中止症纏身,日常生活要養成好習慣。劉致顯表示,組織結構性的問題無法預防,許多纖瘦的患者睡覺也會打呼,但若是肥胖導致的組織肥厚,就得控制好體重;同時,血壓、血糖、血脂及其他慢性病也要控制好,依照醫囑服藥,避免相互影響。

市售的許多產品都說可以改善打呼,是否真的有效?劉致顯建議,只要沒有副作用,民眾其實都可以嘗試看看,但大多數來到診間的患者,通常都嘗試過止鼾牙套、鼻貼、鼻噴劑等各式各樣產品,但還是會打呼、睡不好;他說,若是鼻中隔彎曲導致打呼,卻戴止鼾牙套,沒有對症下藥,還是沒辦法解決。建議經過確切的檢查,才有辦法確認阻塞位置、病因。

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徵   製表/元氣周報  圖/123RF
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徵 製表/元氣周報 圖/123RF

責任編輯:辜子桓

睡眠呼吸中止症 健保大數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