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如何避免外食血糖波動過大 醫教簡單3技巧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時間沖不淡 曾遭霸凌者易憂鬱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台大公衛學院學者研究校園霸凌現象,發現台灣青少年霸凌現象較歐美普遍,若中小學曾受霸凌,大學又被霸凌,容易出現社交退卻、自我孤立;言語、關係霸凌對心理健康影響最大,容易出現憂鬱症;但曾遭網路霸凌者,生理健康反而會產生正面助益。學者建議,大學前曾被霸凌者,應視為高關懷族群。

台大公衛所副教授黃俊豪和指導學生陳昱穎研究校園霸凌現象,針對國內1439名台灣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中小學時期有霸凌經驗,會影響大學生的健康生活品質,證明「時間並不能沖淡一切」;研究刊登在這期的《兒科醫學期刊》,也獲得國際媒體路透社專訪。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2009、2010年主導的跨國研究發現,中小學生數月內曾被霸凌比率為9%~13%,而台灣2011年調查,小四到小六兩個月內曾被霸凌的比率為16.1%,遠高於歐美國家。

今天公布的研究是針對1439名台灣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高達45.7%的人曾遭受任一型態的霸凌,其中非傳統網路霸凌(透過網路或手機傳遞傷人訊息)比率最低、占7.2%,其次為肢體霸凌(毆打、踢擊)占11.7%,關係霸凌(散播謠言、社交排擠)占23.4%,最多是語言霸凌(嘲弄、取惡性綽號)占33.9%。

研究進一步詢問被霸凌者睡眠狀況、人際關係、是否享受生活等,發現霸凌恐導致憂鬱症,進而影響健康生活品質,尤其中小學曾被霸凌、大學又被霸凌,會產生「加乘作用」,易呈現較差的社會關係,不僅人際關係受影響,社會支持也比較少。

各種霸凌中,「關係霸凌」的影響最大。黃俊豪表示,關係霸凌又稱為間接霸凌,是大學生最容易出現的霸凌形式,包括故意不找同學吃午飯、故意不和某人講話等。

令人意外的是,新興的網路霸凌,若中小學曾被網路霸凌,到了大學反而呈現較佳的生理健康生活品質,大學時被網路霸凌者也同樣有較佳的生活品質。黃俊豪推測,網路霸凌可能讓人改變生活型態,例如減少網路使用、增加戶外活動如看電影、交朋友等,進而讓人出現較佳的生理健康。

台大心理系教授姚開屏也表示,言行失當、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白目、弱勢族群、異類學生(怪咖)」等三類學生最容易被欺負。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台大公衛所調查指出,高達四成六的大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曾被霸凌;數據和教育部近年統計相去甚遠,103年全國中小學成案的霸凌案只有224件。

憂鬱 心理健康 網路霸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