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壓床3招解除!醫指關鍵:這6族群最容易被壓
日常生活中不少民眾都有「鬼壓床」的經歷,醒了身體卻無法動彈,想要求救卻也喊不出聲音,甚至不少民眾會看到詭影、聽到低語,或是喘不過氣來。全人健康診所副院長王德生醫師以醫學的角度來看鬼壓床,並教大家如何避免、如何解除,禱告、念佛經、收驚拜拜確實也有所幫助唷!
為什麼會發生鬼壓床?原來是身體還沒醒!
王德生醫師表示,鬼壓床在醫學上可以「睡眠癱瘓症」解釋,此情況相當常見,約15人中就有1人發生過,甚至不只一次。最直白的解釋,就是腦部醒了但是身體肌肉還沒醒,包括嘴巴、舌頭、四肢等。
王德生醫師說明,人體在睡眠狀態時,並不會一直處於深度睡眠狀態,也不會一直在作夢,而是有週期性的在淺眠和深眠中循環,一個循環大約90分鐘,一次睡眠大約會有5次左右的循環,因人而異。在這周期中會有一段被稱為「快速動眼期」的時間,大多為剛要進入睡眠時,或深眠狀態回到淺眠狀態時,此時會大量的做夢。而人類演化為了生存,大腦的機制睡眠時會中斷需靠主意識控制的肌肉,如手腳,以避免睡夢中出現相對應的活動被掠食者發現。
上述兩個條件下,腦袋恢復清醒的時刻,若是發生在快速動眼期,大腦中斷肌肉活動、身體原本不該醒來的時刻,便會形成一個大腦醒了,但身體卻還沒醒的狀態,又或者說身體還沒上線,便會形成鬼壓床,也就是睡眠癱瘓症。
鬼壓床為何會看到詭影、聽到低語、喘不過氣?
那麼為什麼不少人會看到詭影、聽到低語、甚至喘不過氣、被重壓?王德生醫師解釋,人體在情緒極度緊繃、焦慮的狀態下,大腦會大量分泌荷爾蒙,促使欺騙自己、讓自己有個合理的解釋的機制,鬼壓床的當下人體往往會容易進入這樣的狀態,也就容易產生幻聽、幻覺,而幻聽會比幻覺更加常見。另一方面,也有一種狀況是,當事人其實根本沒有醒來,眼睛其實還是閉著的,但夢見了房間的場景。
至於喘不過氣、被壓等情況,醫師則解釋,呼吸在睡眠中雖非為主意識控制,呼吸會持續,但會進入較小的呼吸狀態,在鬼壓床發生時呼吸也來不及回到平常的模式,相較之下就會有喘不過氣的感覺,重壓的感覺道理也多出自於此。
總總因素加在一起,再加上會認為是「鬼壓床」的人,本身或多或少就會有相信鬼的存在,為求一個合理的解釋,便常會認為是鬼壓床,此情況又再加深當下的恐懼,形成惡性循環。
6族群易被鬼壓床,醫教簡單方式有助改善!
容易出現鬼壓床的族群
主要因素包括了睡眠不足、品質不佳、沒有規律等,這些情況都容易使得腦部在不對的時間醒來,形成睡眠癱瘓症,包括了精神疾病的患者較容易淺眠、失眠、受到藥物影響,包括憂鬱症、躁鬱症、過動症等。情緒較為焦慮、緊張、勞累的族群。例如像是大型考試、比賽,又或者床邊櫃子過高無形間形成壓迫感,以及搬家、出遊、出差等,到達一個非平常習慣的環境,這些情況在特別會認床的族群會更為常見。而民俗信仰也可能間接造成影響,例如住在4樓最後一間的套房,對於不少人來說相當忌諱,也就容易形成緊張。另外,不少人也會對氣味敏感度較高,如住進小木屋有木頭的味道,或套房有某些芳香味,不習慣者也會容易睡不好。而腿不寧症後群也被發現與睡眠癱瘓症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不過原因為何還有待研究。
醫學上如何改善鬼壓床?
王德生醫師建議,若常有睡眠癱瘓症的情況,可先檢視自己是否為容易觸發睡眠癱瘓症的族群,並避免上述相關的風險因子。例如安定緊張不安的情緒、改善睡眠及睡眠環境等,包括睡覺關燈、睡前最好盡量不要使用手機等3C產品,以避免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影響睡眠,而精油的氣味也有助幫助放鬆、安心入睡。若有精神疾病也應妥善治療,因藥物影響可和醫師討論是否換藥。
在飲食方面,也應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酒精的飲品,喝酒後睡想睡,最主要是酒精麻痺了身體,但未必是真的有睡意,此情況更容易促成前述所說的「腦袋醒著,身體卻沒上線」的情況。而睡前喝洋甘菊、玫瑰等花草茶有助放鬆中樞神經,是個不錯的選擇,牛奶也有助於入睡,不過乳糖不適症、過敏等問題的族群則應避免。香蕉富含鈣、鎂離子,在晚上睡覺前幾個小時食用,也有助入睡。
值得注意的是,禱告、念佛經、收驚拜拜從醫學來看也有助於改善鬼壓床。醫學、心理學來看,良善的信仰有助做心靈的慰藉、依靠,若當事人認為當下就是被鬼壓床,而這些方式有助安定思緒,那麼便有助睡眠癱瘓症,也就解除了鬼壓床的狀態。
3招解除鬼壓床!醫:重點在身體重新連線
王德生醫師建議,鬼壓床、睡眠癱瘓症的當下,可以試著伸舌頭、握拳、蹬腳等,這些方法都有助於解除,重點就在「讓大腦和身體的重新連線」。因此,其實任何動作都行得通,包括了禱告、念佛經度過這緊張期;或者藉著被壓腦羞的怒氣硬壓回去;甚至什麼事都不用做,讓身體慢慢跟上大腦,或者完全不理會繼續睡。最重要的是冷靜告訴自己,只是身體還沒醒而已,安定當下的思緒,鬼壓床便僅是睡眠癱瘓症,也就不覺得恐怖了。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今健康
《今健康》(https://gooddoctorweb.com/),全家都健康,專訪全台專科醫師與營養師,提供最正確實用的健康資訊與圖文報導,每周線上直播邀請醫師專家解答健康迷思,實用、即時、專業,照顧全家人的數位媒體。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睡好覺、養好肝 5大類食物有助創造好眠循環
為助眠提早一、二小時上床睡覺?醫:這是錯誤的第一步
晚上睡眠不足藉白天補眠?醫:反而打亂生理時鐘
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醫師曝一件事方為改善睡眠品質關鍵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心念決定了健康!許瑞云:根治腸躁症,從釋放壓力開始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治療憂鬱症 北榮設情緒精準醫療中心
女大生思覺失調幻聽休學 運動輔以長效針劑後重返校園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睡前總想吃東西?有5狀況,小心非單純嘴饞而是「夜食症」
晚上總是睡不好?建立這些良好習慣助你一夜好眠
失眠別急著吃藥 行為治療助好睡
台灣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兒少生活滿意度再創新低
晚上失眠怎麼辦?美國睡眠醫學學會點名14個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讓你不再夜夜數綿羊
求職超過3個月沒著落陷憂鬱 專家3建議甩負面情緒
全台深夜狂搖震出焦慮感 醫師給5個字助心安
晚上容易醒,白天又更想睡?小心已中睡眠4大陷阱
做家事有益身心 醫研究:男性投入家務可降低自殺率
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捨不得丟別以為是念舊! 醫:「儲物症」應就醫治療
只要碰到乳房就覺得噁心、沮喪? 小心你是罹患「悲傷乳頭症候群」了
天寒竹縣再增2人猝逝 身心科患者多出2成
男友患「睡眠性愛症」讓她好困擾 半夜粗暴求歡隔天沒印象
產後憂鬱釀憾事 醫師建議家人分擔與陪伴就醫
曬恩愛看太多? 醫:情人節到來恐懼症患者增加
情緒勒索無所不在!家人、伴侶、老闆同事、同儕朋友,常見4族群你遇過幾種?慣老闆金句引熱議
求好眠?精神科醫:睡前少喝酒、抽菸、滑手機
明天開工睡不著怎麼辦?醫解析失眠問題的3大癥結
改善心理的不安 醫:把握今天好好過 過度假設只會引來恐慌
猜你喜歡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猴痘證實恐家戶傳染 美CDC列6措施有效阻絕病毒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運動療法改善膝關節炎 專家教抬腳操強化大腿肌力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醫師曝一件事方為改善睡眠品質關鍵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睡好覺、養好肝 5大類食物有助創造好眠循環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解除便秘?便秘分4類型,其中一種蔬果吃多反而加重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第二 北榮最新研究曝預防關鍵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心念決定了健康!許瑞云:根治腸躁症,從釋放壓力開始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