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心理防護網人力比懸殊 衛福部盼「增人力」
台大五天內發生三起學生事故,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資源問題再次被檢視。依學生輔導法規定,專業輔導人力與學生人數比應為一比一千二。專家認為,即使符合法定人力比,仍遠低於學生需求,加上部分學校專業輔導人力不足,加上心輔未分緊急與非緊急,也讓部分急需輔導的個案,延誤介入時間。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羅惠群表示,根據學生輔導法,專科以上學校專業輔導人力與學生人數比應為一比一千二,但公私立學校皆曾被檢討專業人力不足,就算補足人力,也難以滿足實際的需求。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即認為,大學是成年前期,心理層面相對其他階段動盪,人力比應該再調整。
淡江大學諮商職涯暨學習發展輔導中心主任許凱傑表示,心理輔導內容五花八門,生涯規畫、自我探索、憂鬱失眠、感情傷害等,當緊急個案或被導師轉介個案需接受輔導,也得按照順序等待,一般學生若循程序預約至少要等二到三周,若為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個案,淡大設有機制可緊急安排,但並年所有學校都如此。
台北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任黃守宏表示,近年透過入學普測匡列高關懷個案,大約都占整體學生的百分之九,光是主動對高關懷個案提供輔導服務,人力都吃緊,更別說要協助新生入學及考前一周的輔導高峰期,北醫大已是資源相當豐沛的學校,「我們都做得有點提心吊膽」。
立委范雲表示,台大事件應讓政府正視「心輔人力」即使合乎規定,依然不足的問題,美國過去曾發生頂尖大學多起學生輕生案件,他們增加人力,也啟動校園對話,讓學生透過分享,慢慢接受自己可以不完美,了解如何舒緩人際關係,並知道該怎麼去運用資源,她認為,這是政府應該要立即去做的事情。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招名威/失眠5大常見地雷,睡前做這件事更是大忌!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
從「鬼滅之刃」談睡眠障礙 部苗心理師建議做集中呼吸
寒冬心情易生波動 醫生:家裡保持明亮、不要省錢不開燈
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不習慣別人碰觸、擠滿人的捷運感到不舒服?多數原因是因這件事
頻拉肚子以為自律神經失調 手腳沒力才知FAP罕病
精神病一輩子都不會好?藥需吃一輩子? 專科醫師吐真心話
放鬆 ≠ 壓力管理 腦神經學家: 5 個壓力管理技巧翻轉高壓生活
1分鐘了解思覺失調症!圖解常見症狀與治療藥物
高學歷高壓力? 醫師:研究生憂鬱、焦慮是正常人6倍
姊弟戀無法成雙 專家:美滿姻緣不能只注重表相條件
已到達極限!醫師提醒身體超負荷的3大SOS求救信號
壓力慢性病的邪惡聯盟 WHO認證使人傷殘的2種疾病
熱水泡澡越熱越能放鬆身心?醫:超過42度有反效果
喜歡吃巧克力、喝過多咖啡?哈佛醫學院博士:可能是預警訊號
中醫不分科 反易揪出自律神經失調
觀察症狀 單一或多重 避免逛遍各科治不好
久坐不動、要求完美 自律神經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明明全身不舒服,為什麼醫師說我沒病?
現代人必學的功課 世界各國的紓壓之道
「不是想太多,只是生病了」一名憂鬱患者的住院日記
常使用社群媒體,小心愈滑愈自卑! 專家示警8個該休息的行徑
疫情焦慮老覺一肚子大便 男不敢再吃暴瘦求助身心科
長時間上網就是網路成癮? 精神科醫師:有3個判斷標準
喝酒傷身嗎? 酒精對器官的毒性傷害有這些!
口罩戴出恐慌症 看人沒戴也怕
16歲女學生患飲食障礙症 竟是媽媽從小管太多
鬼滅之刃「我妻善逸」是膽小鬼? 精神專家分析這點:他是個努力家
房間亂不等於囤物症!醫師:高嘉瑜房間可看出一件事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量血壓該量左手還是右手?最新研究揭正確量法測風險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諮詢營養師準沒錯!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