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調查發現,民眾似乎不太重視自己失眠或者睡眠品質不佳問題,47.3%患者表示,旁人早已經發現其有睡眠障礙,卻只有35%人認為過去一個月的失眠問題干擾到日常生活,只有15.5%民眾會對失眠問題感到困擾。
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新光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台灣失眠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0%至20%,臨床上過去十個病人有一個失眠,但現在幾乎一半有失眠困擾,民眾應該更認真看待失眠問題。
林嘉謨表示,近年經濟不景氣、民眾生活壓力大,不順遂,也會增加失眠人口,特別是都會區民眾,工作繁忙,夜生活也多,北部民眾失眠問題就比中南部來的嚴重。
林嘉謨說,淺眠、夜不成眠或者不易入睡,都會使得情緒變差,工作專注度降低,呵欠連連,長期下來,情緒不佳,變得易怒悲觀,容易焦慮憂鬱,久而久之,大腦、心臟都無法獲得充分休息,血壓升高不穩定,交感神經長期處於亢奮狀態,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連眼睛會無法聚焦,視力模糊,加重老花症狀。
桃園長庚醫院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指出,年紀稍長的民眾受到身體賀爾蒙以及身體器官功能老化影響,失眠比率增加,如果白天活動少,晚上自然特別精神,建議老年人白天多活動,才能一夜好眠。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