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李樹人】
春節連續假期,許多人吃得好,懶得動,但明天就要上班上學了,很多人可能會出現收假症候群,容易倦怠、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醫師建議,千萬別再熬夜上網、看電視、打電動,應該好好收心,養精蓄銳。
休息不夠 可能釀工安意外
「收假症候群確實存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指出,每次春節假期結束後開工的第一天,急診患者就會明顯增加,不少人因為精神無法集中,導致車禍或工安意外。
他指出,許多民眾過年期間作息不正常,吃太多,又沒運動,整天從事不用大腦的娛樂,血液循環變差,體能當然不好,反應能力也受到影響,上班後就可能出現許多不適症狀。
陳維恭建議,年假最後倒數時刻,應該多喝水,抽空運動。可以到戶外跑步快走,如果天氣冷或下雨,則可也家裡做伸展體操。只要身體流汗、心跳加快,就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陳錦宏認為,恢復體能的最好方式還是運動;此外,假期最後一天應該早睡早起。如果睡眠時間大亂,上班時一定想睡覺,容易疲累。
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收假症候群症狀,包括頭痛、拉肚子,無精打采、胃口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等。陳錦宏說,長假過後的第一天上班日,精神科門診患者都會明顯增加,小朋友多是「拒學症」,大人則是壓力太大,情緒容易失控。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建議,提早收假是最好方法,在收假的前一天,不要安排任何活動,就在家裡好好休息,調整生活作息,回歸規律睡眠,培養開工、開學的情緒。
開工日 先做簡單工作
有些人趁春節長假出遊,回家後必須花一、兩天適應,即使只在國內旅行,仍須一兩天來恢復適應,如果出國則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調適好作息。潘建志指出,上班族開工第一天早上,可以先整理桌上資料、信件,做些比較不需要花大腦的簡單工作。等到下午或隔天再加重工作量,而且要多喝開水、早睡早起,才能提高競爭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