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
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陳豐偉
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元氣周報/陳豐偉(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最近有個有趣的小老鼠實驗:科學家讓實驗鼠在生命早期承受一些壓力(如:過早跟母鼠分離),然後發現,這些壓力會增進老鼠在青年期時的海馬迴神經新生作用(neurogenesis),促進「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BDNF)的表現。這可能會讓記憶、學習、認知功能的表現變好。
但到了老鼠的中年期,這些反應倒轉,記憶容量變差,神經新生作用低於常模。科學家認為,這代表適應早期壓力的代償性神經新生作用,最後還是會付出代價。
雖然鼠腦跟人腦未必相同,但愈來愈多的研究與觀察確認:迷人的神經新生作用確實存在,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都找得到神經新生的痕跡,並不是像數十年前的舊觀念認為,神經細胞在出生後就不會改變。
在衣食無缺、營養豐富的現代國家,「壓力」是影響神經新生最重要的風險因子。愈是生命早期承受的重大壓力,對大腦的影響愈大,愈可能讓日後的焦慮程度增加、情緒穩定度變差。這研究呈現的是壓力反應的「雙相性」:某些類型的壓力,初期會讓大腦增加反應能力,表現反而更好。但在大腦尚未完全成熟前的過度反應,到最後還是要付出代價了。
不過,壓力帶來的傷害不見得是永久的。科學家會拿我們俗稱的「抗憂鬱藥物」(如三環抗鬱劑、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來嘗試。承受早期壓力的老鼠,如果服用抗憂鬱藥物,就可以減緩日後神經系統的衰退。事實上,所謂「抗憂鬱藥物」的真正作用之一,是增進神經新生作用,藉以改善大腦功能。只是人類是在對抗憂鬱症時發現這些物質,便以「抗憂鬱劑」來稱呼。
的確,臨床上常見到病人服用某些抗憂鬱劑之後,覺得大腦變靈光了,記憶力變好,甚至視覺、聽覺變得敏銳。為什麼不要每位青少年都吃個幾年看看?因為有些人吃了會有副作用,如誘發輕躁症,或更煩躁、躁動。如果針對一些「高危險群」預防性投藥呢?這大概會跟要不要開放基因改造食品一樣沒有定論。
壓力反應的雙相性,讓我聯想到:台灣習慣給會念書的小孩很大的壓力,青春期幾乎都在念書,運動量很少,睡眠不足,短時間內有可能會激發大腦潛能,但長期來說恐怕不完全是正面的。台灣學生在國高中階段參加各項世界競賽表現很好,大學之後就沒那麼搶眼,許多台灣父母辛苦地到美國建立家庭,讓小孩以「華裔」的身分發亮發光,這小老鼠研究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