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94歲阿嬤血管健康度只有20歲、醫院也嚇壞!她曝「每晚在浴缸做一運動」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陳瑩經驗談/訓練孩子表達 母子相處像朋友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

【陳瑩經驗談】

訓練孩子表達 母子相處像朋友

「以前別人摸他的臉,他就會很生氣跳起來,要不斷告訴他,不喜歡可以講出來。」民進黨婦女部主任陳瑩的孩子罹患亞斯伯格症,從一開始的不了解,現在已經找出讓孩子與亞斯柏格症相處的方法。

孩子還小,陳瑩和家人就發現孩子有些不一樣。不高興時,孩子會用頭去撞地板;一歲時在娃娃椅上吃東西,旁邊人都要很小心,不能讓東西或是食物掉在地板上,否則他就會哇哇叫,不肯再吃。陳瑩說,父親覺得她應帶兒子就醫,但她總覺得孩子很聰明,沒有問題。

兩歲多時,陳瑩拿小提琴給孩子玩,孩子一玩就是2小時,即使手腫了,還是樂此不疲。陳瑩說,看得出來小朋友很執著。帶孩子去醫院評估,第一次被說是智能不足,陳瑩不相信,到第二次才被診斷出來。

陳瑩說,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生活很「固定」,但是遇到她這個不愛按牌理出牌的媽媽,發展出另一套相處之道。孩子現在周一到周五在南部跟阿公阿嬤,按時起床、念書、睡覺,周末她回家就帶孩子去玩,此時也是孩子說心事的時間,兩人相處比較像朋友。

亞斯伯格症孩子表達能力比較不好,陳瑩說,孩子講一件事情時,實際上可能是想講另一件事情。舉例來說,她坐車要回台北,孩子會說「媽媽妳用走的去台北」,或說「妳不要坐直達車要坐區間車」。但實際上孩子想講的是:「我捨不得妳離開」,她訓練孩子表達,孩子現在就會說:「媽媽,跟妳相處時間還不夠,捨不得妳離開」。

由於表達能力不好,無法確認別人的想法或意圖,面對同伴惡意行為時,也經常無條件接受,馬偕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邱玉京說,亞斯柏格症孩子比較容易被欺負。她建議,家長可藉由日常關懷、傾聽,察覺孩子是否受委屈,如身體受傷、情緒的變化或身體出現疼痛、不願意上學等,協助孩子建立保護自己的能力。

三總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說,社會大眾也要給予亞斯伯格症患者尊重和包容,尊重有不同想法的人。

亞斯伯格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