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黃玉芳】
洪泰雄減肥前,長期困擾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白天容易打瞌睡。醫師表示,肥胖是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高於理想體重的120%以上者,只要能適當減重,可以幫助找回睡眠品質。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依照睡著時,發生呼吸中止的頻率高低,判定嚴重程度。由於睡眠時上呼吸道部分阻塞,造成鼾聲間歇性出現。估計台灣人口中至少有1.7%、40萬的患者。
如果屬於輕到中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以藉由規律運動、減重等保守治療。李信謙也說,他多半會勸病人減重,因為肥胖不僅較容易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睡眠呼吸中止也會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加重肥胖,最好能讓身體質量指數 (BMI)維持在理想範圍內。
另外,中重度患者則可以考慮配戴睡眠輔呼吸器、或是止鼾牙套,以及開刀治療,對上呼吸道的阻塞部位切除、重建等方式。
李信謙也說,不少人睡著後都會打鼾,若是單純的打呼,只是會吵得枕邊人不得安寧,但如果白天會有明顯的嗜睡、老是覺得疲累不堪,影響到工作、開車,建議能夠到醫院安排睡眠檢查,確認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好不要由枕邊人自行觀察,「免得製造另一個失眠個案」。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