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藥篇/就是睡不著 安眠藥不藥?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天使或魔鬼 看你怎麼吃
深受失眠所苦者,安眠藥是帶領他們通往入眠的捷徑;也有不少失眠者聞安眠藥色變,情願用偏方也不願吃藥,怕一吃上癮,愛恨情緒糾結。
「沒有藥物能治療失眠。」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柯凱婷強調,安眠藥無法治好失眠,只能幫助入睡,治標不治本,「安眠藥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正確使用。」
先檢視病因 也許是焦慮
吃安眠藥前,醫師會先檢視病人睡不著的可能原因,或睡眠習慣是否很差。柯凱婷說,有些患者因焦慮、憂鬱睡不著,只要給予抗焦慮、憂鬱劑即可,不必用安眠藥;還有人睡眠習慣不好導致失眠,尤其是老人家白天猛打瞌睡,或晚上7、8點就寢,當然會睡不著或「透早」就起床。
依成分不同 藥效長或短
目前常用安眠藥,可分為苯二氮平(BZD,benzodiazepin)、非苯二氮平(non-BZD)兩大類。馬偕醫院藥事支援組藥師陳智芳說,前者主要用於增長睡眠時間,隨成分不同,藥效從16到35小時不等,缺點是次日會有「宿醉」感,腦袋昏昏沉沉,要避免操作危險性機器或駕車。
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已漸成為安眠藥使用主流,明星藥「使蒂諾斯」就屬此類,其主要成分Zolpidem(佐沛眠),也是國內用量最大的安眠藥。陳智芳說,這類藥物能縮短入睡時間,藥效較短,約6到8小時。
因壓力難眠 吃一下免驚
每人失眠情況不盡相同,有人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有人睡太短,夜半醒來無法再入睡;還有人總在半夢半醒間,多夢無法深沉入睡。陳智芳指出,像短效型的使蒂諾斯,能用來幫助入睡;長效型則是增長睡眠時間,嚴重失眠的患者,醫師會合併使用。
一般人偶爾也會睡不著,並無大礙。柯凱婷以自身為例,醫師考試前一周,她也吃安眠藥入睡,考完當天壓力解除,躺下立刻睡著。
柯凱婷指出,適時吃安眠藥能恢復正常生活,若持續一周幾乎都睡不著、睡不好,或要躺好幾小時才能入睡,就屬急性失眠,最好就醫,以免拖久了大腦失調,演變成慢性失眠,工作、人際受影響,反而更棘手。
▇ 安眠藥該怎麼吃?
● 服藥後立刻上床睡覺,而不是等有睡意再上床。新一代安眠藥藥效發揮時間較快,陳智芳說,若沒立刻上床,可能會出現夢遊及短暫失憶的情形。
● 告訴家人或同住者,正在吃安眠藥。吃安眠藥後可能夢遊,有患者進食、外出、開車、打電話等卻不自覺,甚至有人敲鄰居門,請鄰居煮飯給他吃。家人及同住者應多留意,避免患者發生危險。
● 吃藥後還是睡不著,或半夜醒來,不要擅自增加劑量。應與醫師討論用藥劑量、是否該換藥;陳智芳還建議,別把安眠藥放在床邊隨手就可取得處。
● 避免與酒精一起服用,也不要吃完消夜再吃安眠藥。酒精與安眠藥交互作用,不只副作用加強,還可能抑制呼吸,增加猝死風險;食物會影響安眠藥吸收,空腹吃藥作用速度較快。
● 避免連續吃藥超過四周。新一代安眠藥成癮性雖較低,仍可能產生藥物依賴。
● 不要天天吃藥,追求最低劑量。可一周吃2、3天,不要天天吃,柯凱婷說,一般人也不會日日好眠,總會有幾天沒睡好,患者也要接受這種狀態。另外,吃一顆藥可睡8小時,減半劑量若能睡6小時,就應試著吃半顆。
● 停藥前須與醫師討論。長期吃藥的患者若覺失眠情況改善想停藥,須與醫師討論,先逐漸減量再停藥,以免出現明顯戒斷症候群或反彈性失眠。
▇ 兩大類常用安眠藥
●苯二氮平類
FM2
Triazolam(如:酣樂欣等)
Diazepam(如:煩寧等)
Nimetazepam(俗稱一粒眠,如:愈利眠、樂百爾錠等)
●非苯二氮平類
Zolpidem(如:使蒂諾斯、柔眠膜衣錠、安眠諾登錠等)
Zopiclone(如:沛眠錠、樂比克膜衣錠等)
Zaleplon(如:入眠順膠囊、樂眠益膠囊等)
(資料來源/衛生署,製表/陳惠惠)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一隨報附贈,24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招名威/失眠5大常見地雷,睡前做這件事更是大忌!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
從「鬼滅之刃」談睡眠障礙 部苗心理師建議做集中呼吸
寒冬心情易生波動 醫生:家裡保持明亮、不要省錢不開燈
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不習慣別人碰觸、擠滿人的捷運感到不舒服?多數原因是因這件事
頻拉肚子以為自律神經失調 手腳沒力才知FAP罕病
精神病一輩子都不會好?藥需吃一輩子? 專科醫師吐真心話
放鬆 ≠ 壓力管理 腦神經學家: 5 個壓力管理技巧翻轉高壓生活
1分鐘了解思覺失調症!圖解常見症狀與治療藥物
高學歷高壓力? 醫師:研究生憂鬱、焦慮是正常人6倍
姊弟戀無法成雙 專家:美滿姻緣不能只注重表相條件
已到達極限!醫師提醒身體超負荷的3大SOS求救信號
壓力慢性病的邪惡聯盟 WHO認證使人傷殘的2種疾病
熱水泡澡越熱越能放鬆身心?醫:超過42度有反效果
喜歡吃巧克力、喝過多咖啡?哈佛醫學院博士:可能是預警訊號
中醫不分科 反易揪出自律神經失調
觀察症狀 單一或多重 避免逛遍各科治不好
久坐不動、要求完美 自律神經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明明全身不舒服,為什麼醫師說我沒病?
現代人必學的功課 世界各國的紓壓之道
「不是想太多,只是生病了」一名憂鬱患者的住院日記
常使用社群媒體,小心愈滑愈自卑! 專家示警8個該休息的行徑
疫情焦慮老覺一肚子大便 男不敢再吃暴瘦求助身心科
長時間上網就是網路成癮? 精神科醫師:有3個判斷標準
喝酒傷身嗎? 酒精對器官的毒性傷害有這些!
口罩戴出恐慌症 看人沒戴也怕
16歲女學生患飲食障礙症 竟是媽媽從小管太多
鬼滅之刃「我妻善逸」是膽小鬼? 精神專家分析這點:他是個努力家
房間亂不等於囤物症!醫師:高嘉瑜房間可看出一件事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
量血壓該量左手還是右手?最新研究揭正確量法測風險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諮詢營養師準沒錯!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
3技巧+3密碼 助長輩開心動起來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