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李嘉修/培靈關西醫院臨床心理師】
人們往往不太喜歡自己有負向情緒,但遭遇不如意時,會產生不舒服的感受,如失戀後心情難過、被他人誤解時覺得生氣、與陌生人交談時感覺緊張,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除非負向情緒已對日常飲食、作息、人際關係或工作造成困擾,才要進一步尋求協助。
何謂負向情緒困擾?可從三個指標評估:
1.嚴重程度過強
多數人經歷壓力或負面事件時,經常會感受到一定程度的負向情緒。如受人指責時,感到生氣或難過。不過,若因此憤怒到情緒失控,影響其日常生活,甚至產生想要傷害自己或他人衝動時,程度已過於強烈。
2.頻率過於頻繁
人們可能因擔心或焦慮,試圖做些事情降低不舒服的感受,如擔心手髒、有細菌而去洗手,或擔心被投以異樣眼光,整理儀容才出門等。但受焦慮症所苦的個案,因為腦部過於頻繁釋出焦慮訊號,花費過多時間與心力洗手或反覆確認檢查儀容,已妨礙正常的生活機能。
3.持續時間過長
負面事件對身心狀態衝擊,與事件的客觀性質及個人主觀認知有關。
相較於日常瑣事,遭逢重大壓力事件時,像車禍、喪親等,引發負向情緒的時間,通常更持久。若目擊車禍,反覆出現害怕、心悸等反應,且不敢過馬路,時間長達一個月或更久,便對個人生活造成困擾。
負向情緒往往很主觀,如果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已造成過強、過於頻繁或持續過長的負向情緒,並困擾日常生活時,切記尋求紓壓管道或專業協助,避免進一步情緒困擾與身心問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