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2.jpg)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張幼芳/報導】
桃園大溪白石山的峭壁上有老有少,已畢業30年的學長、今年才剛畢業的學弟一同合影,學長對學弟說:「學校社團由你爬4年,畢了業來這裡讓你再爬40年!」
這是成大山協OB(Old Bone老骨頭之意)的壯志豪語。畢業不代表宴席就該散去,這個接收社團畢業生的延伸社團,添了歲月年輪,端出來的菜更有一番滋味。
兩個老骨頭 尋回一群老骨頭color="0074ad">
兩年前某日,兩個成大山協的老骨頭爬山,在山中長嘆:「怎麼都沒有遇到山協夥伴呢?」再一想山協44年成立,至今超過半世紀,加上早年社團不多、人耐操,「成大人,10個有1個是山協會員」,何不把這些人都找回來爬山?
我水壺沒換 他社服還能穿…color="0074ad">
於是老骨頭找出成大山協50年紀念特刊,從裡面的歷年OB通訊錄開始打電話,過了2、30年,很多OB仍難忘情山野,只是苦於沒有機會,「電話接上,從前的興趣也接上了」,來自共同的社團有共同的記憶,話頭接上,來爬山!
隔了幾十年,從前的夥伴又出現在山林,一個月一聚,你的水壺還是同一個、我的壓力鍋還可以用、他的社服還能穿,不一樣的是相差幾十歲的OB,竟能相約走在同條山徑。
從前年冬至第一次20人組隊登大屯群峰,到本月72老少齊聚苗栗馬那邦山,已完成25回、近500人次行程。
72人開伙 燒酒雞、炒牛肉…color="0074ad">
「各帶一份,集中用餐」72人在馬那邦山頂開伙的陣仗驚人,不像學生時代口糧麵包簡單打發,炒牛肉、咖哩飯、貢丸湯、寧波年糕、肉粽飯,這邊一爐、那邊一鍋,好不熱鬧。
聊到當年在奧萬大為張羅100多人用餐,77級的謝耀成扛了一個家用瓦斯桶「一背成名」;還有疾行如風的68級阿寶,當年專靠她一雙快腳「搶營地」……。
孩子接棒 65歲要爬完百岳color="0074ad">
領隊「烏龍」與智慧,在校屬同個小隊,走著走著變一對,現在是夫妻一對;上次帶「同事」來爬山的鄭義奮,現在介紹詞變成「女朋友」。
小二的朱昱齊跟著OB老爸爬了11回,OB特頒「努力向上」獎狀,小朋友天真的說:「我65歲前要爬完百岳。」
去年元月,現任淡水馬偕研究員、72級的朱正中為OB成立部落格,有老學長開始學電腦,一字字敲著鍵盤分享照片心得。最近他們更發起「為成大山協寫史」活動,現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為山協寫史,也是「為自己的青春立傳!」
※「熟年情誼」專題》
‧OB篇/30年不是距離 一起來爬山
‧OB篇/坐鎮34年 從老爸帶到兒子
‧清韻篇/26年歌聲傳續 興趣變公益
‧清韻篇/民歌當紅娘 小愛化大愛
‧儀隊篇/瘦身耍槍 祖母綠一樣嗆
‧儀隊篇/練儀態、練臂力 防護更不能少
‧樂團篇/醫師樂團 沸騰中年熱血
‧樂團篇/熱情回來了 人生考驗卻更多
‧效用篇/「你有, 我也有」 社團也是懷舊治療
‧效用篇/同學會 最怕回憶變壓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