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打球,常扭傷腳,可別以為只是運動傷害,可能是脊椎關節炎作怪!46歲王先生,從小喜歡打籃球,國中時腳踝反覆發炎腫痛,以為運動傷害,但頻率偏高,太常請假,最後竟為此休學,多年後磁振造影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台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過敏科謝松洲主任指出,脊椎關節炎患者臨床症狀包括下背痛、屁股痛、下肢關節發炎、經常性的肌腱韌帶發炎等,很多人以為自己太累,或長期坐姿不良引起,像王先生以為是運動傷害的個案也不在少數。
謝松洲說,運動傷害如果頻率太高,尤其已經做好暖身及其他防護下,還是肌腱發炎、腳踝腫痛,就可能是脊椎關節炎。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若反覆發生或長達數月無法緩解的慢性下背痛、關節腫痛,或運動傷害頻率太高,就應懷疑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脊椎關節炎」作祟。蔡長祐說,脊椎關節炎治療以消炎止痛藥、生物製劑為主,目前已有長效生物製劑,使用簡便,能有效減輕疼痛,並控制發炎,避免日後發生合併症,重返正常生活。
整理/李樹人
‧81歲婦擁1600萬財產、和兒媳同住「仍怕孤獨死」盼一人獨居
‧一回家秒開冷氣、風量設定最弱 5種NG習慣讓你白花冤枉電費
‧35歲女兒終於結婚 父母卻不開心「出借書房備孕」怕孫子的誕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