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乾補血?「鐵」定沒幫助
Q蹲下後再站起來會頭暈、暗黑中眼冒金星,就是有貧血?
A不一定,很多其他病症也會有這種情況,像是姿勢性低血壓,蹲下再站起時,因姿勢改變造成低血壓,也會眼冒金星。心率不整、短暫的缺氧也會。
其實很多貧血患者並沒有特別症狀,門診中有不少缺鐵性貧血的病患,通常是在體檢或產檢時檢查發現才就醫。有些患者會臉色蒼白,特別是勞動較多的人,可能因為貧血而有體力不濟情況。
而年紀大的人表現也不一樣,往往以胸痛為症狀,主要是貧血影響血液攜氧的能力,造成心肌缺氧而胸痛。但這種情況並不多,缺鐵性貧血一般還是以年輕人居多。
還有些患者會表現在飲食上,吃一些平常不會吃的東西,門診中就有人特別愛吃冰塊,大口大口嚼,原因不明。
Q女性月經期間,血紅素一定會下降嗎?需要特別補鐵嗎?
A血紅素不一定會下降,所以即使在經期當中驗血,也不一定會驗出血紅素下降。短期的出血,像是月經期或是因車禍而出血等,身體會馬上補充製造紅血球,血紅素很快就會恢復到一定水準。通常貧血都是長期的缺鐵或有血液流失的情況,因此只要有貧血,不應該輕忽,盡快就醫找出背後原因。
經期當中應該不需要特別補鐵,平時注意營養的均衡,像是吃素的人,因為植物內含的鐵,人體利用率不佳,沒有動物性食物含鐵的吸收來得好,只要平日飲食均衡,應該不需要特別補鐵。
Q多吃葡萄乾能補血嗎?紅色、紫色的水果代表富含鐵質?
A葡萄含鐵成分並不多,而紅紫色的水果應該代表富含花青素。如果要補充鐵質,最好還是從動物性食物,例如紅肉、豬肝、鴨血、豬血、蛤蜊等。植物中含鐵較多的包括深色蔬菜、豆類、堅果及紫菜等。
Q只有輕微缺鐵性貧血,可不可以捐血?
A不建議。目前捐血前都會檢驗血紅素,如果血紅素不足,應該都會被拒絕捐血,因為貧血代表血紅素不足,捐血會使情況更為惡化。
特別是缺鐵性貧血在初期時,血紅素並不會下降,只是紅血球細胞縮小,要鐵含量低到很低才會出現血紅素下降。所以一旦貧血,很難靠食物補鐵補回來,必須靠藥物才能治療。
Q評估貧血問題要看哪一科?
A盡量找專業的血液科醫師,因為貧血的原因很多,必須找出背後的原因才行。
一名中年男性貧血,在診所就醫,醫師給予鐵劑補充,改善了貧血的狀況。但在兩年後,卻被檢出大腸癌末期,懷疑當初貧血可能就是大腸癌的前兆,因有瘜肉等造成腸道長期出血,而有貧血狀況,如果沒有及早找出真正原因,相當危險。
其他像是婦科疾病子宮肌瘤等,或是腸胃道內有寄生蟲等,都可能造成長期血液流失而貧血,光補鐵是沒用的。
Q鐵鍋做飯可以補鐵?
A加拿大醫師曾在柬埔寨進行一項計畫,解決當地居民缺鐵的問題,以製成魚狀的鐵錠,分發給居民,煮食時放在鍋中一起煮,效果不錯,但那是在當地食物缺乏、居民普遍營養不良的情況下。
台灣人一般來說食物充足,不太會有缺鐵情況,而且來自鐵鍋或鐵錠當中的元素鐵,對人體來說,被吸收的程度比起來自食物中的鐵要差,最好還是從飲食中補充鐵。
而且一般使用鐵鍋必須養鍋,會在鍋上抹油,減少了食物與鐵鍋接觸的機會。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非單純小毛病!醫破解「頭暈7大原因」 小心是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徵兆
血友病也可做運動 預防性治療助男童開心騎腳踏車
發生貧血就是缺鐵?亂補鐵恐傷身!醫:注意合併症狀當心是癌症
昆凌暈眩撞傷頭部!醫:貧血原因很多 缺鐵性貧血這樣吃改善
淋巴水腫成「象腿」 靜脈吻合術引流消腫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是左手? 專家曝「6個NG行為」:多數人都做錯
常頭暈、體力不濟小心是貧血! 專家曝「 禁忌食物」少碰為妙
TTP小辭典
她患淋巴水腫雙手硬如球棒 醫師這招讓她重獲新生
皮膚癢抓到破皮潰爛 竟是骨髓纖維化作祟
貧血別亂補,婦亂補鐵成肝硬化!醫教正確改善3觀念
老醫師請命 盼TTP納罕病保護傘
罕見血液病TTP難診斷 估國內有400例
終身輸血排鐵不能吃牛肉菠菜 他定期治療過正常人生活
急性白血病60歲後好發!三大快速索命特性 醫籲4大病徵別輕忽
不自我設限 血友病患也能活出自信光采
小傷口變大膿包 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發燒、瘀青、骨痛 恐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輪椅族血友病病友重新再「站」 每日步行10公里謝醫師
痔瘡血止不住、術後傷口1年才好 醫:3狀況恐是血友病
常感到寒冷、疲倦可能是貧血…7種不同類型貧血這樣改善
貧血分3種類型!頭暈、臉慘白要補鐵嗎? 醫警告「1情況」小心吃到肝硬化
六十歲男未抽菸酗酒突急性中風 竟是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月經來每天得用12片夜用衛生棉 類血友病作祟
皮膚極度搔癢宛如酷刑 原來他罹患了這種疾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迷思、挑戰與曙光 化學治療不再是治療唯一選項!
血友病有解?醫師學者攜手用基因編輯技術找治療方向
運動讓血友病患關節受傷?錯!醫呼籲運動增加肌肉強度
骨髓驗血建檔17年 白血症家屬完成周邊幹細胞捐贈
剛扛起家計卻罹惡疾 23歲移工妮娜骨髓移植盼開路
猜你喜歡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吃米血上背痛竟是胃病轉移!醫曝轉移原因及胃痛避吃食物
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至130/80 醫揭今年最新指引2重點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不可忽視的慢性病:骨鬆,輕忽恐增長照負擔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須24小時內通報
人畜共通傳染病 變得更常見!新冠、猴痘之外 疫情恐還沒完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打呼聲突然不見了?醫教4招觀察睡眠呼吸中止症,防死亡風險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
肛門有突出物可能是痔瘡 若出現這些症狀需就醫
牙周病患若確診,死亡率高8倍!「刷牙抗疫」,牙醫教你4招挑對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