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脫髓鞘症屬於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疾病,通常病變在腦部或脊髓;在非急性發作期多半屬於腎虛、氣虛、血瘀等證,治療當從腎論治,同時兼以益氣活血的中藥方。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俊明醫師表示,脫髓鞘症的形成原因至今還不明確,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屬於傳統中醫溫熱病、萎症、偏盲、癃閉等範疇,治療時必須「同病異治」,亦即依照不同病因、不同表現加以辨證論治。
陳醫師指出,脫髓鞘症在台灣相當罕見,主要特徵為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大小不等、發生時間不同的塊狀髓鞘脫失情形,進而產生一系列症狀。由於臨床表現跟髓鞘受傷部位有關係,所以產生症狀相當多樣化、患者間彼此症狀差異亦相當大,醫師不容易進行診斷。
陳俊明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仍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因素引起異常免疫反應,有人認為是病毒因素,然而,醫學界仍然找不出那一種病毒是確切的致病元凶,因此,到目前為止,脫髓鞘症的病因仍可說是一個謎。
這種病症病變後最常發生於視神經、小腦、腦幹、脊髓等部位,患者常會出現視覺症狀,包括視力模糊、不自主之眼球跳動、視野一部或全部缺損、視力喪失;情緒症狀包括人格改變、憂鬱;協調症狀包括喪失平衡感、頭暈、顫抖、走路不穩、身體失去協調能力。
此外,神經症狀包括手部或足部出現麻木刺痛、三叉神經痛、肢體痛、下肢癱或四肢癱;肌肉症狀包括肌肉無力或疼痛;語言症狀包括語言發生障礙;泌尿系統症狀包括便祕或失禁、頻尿;性功能症狀包括陽萎、性慾喪失等症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