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鞋子越買越大、同尺寸的戒指如今卻戴不下等困擾嗎?小心可能是肢端肥大症。台大醫師表示,肢端肥大症是一種生長激素分泌過量的罕見疾病,由於病程較緩慢,常被誤以為是身體老化現象而忽略,約四成患者無病識感;除有併發三高等多重共病可能外,若未治療,死亡率比常人多出兩倍。
台大醫院今於院內舉行策展活動,請來名攝影師林炳存攝病友藝術照來衛教,表現肢端肥大症的自信美。參與拍攝的大肢俱樂部會長蔡元鎮,已是30年病友,他說因一本勵志書而受啟發,確診後就接受手術治療並維持良好作息,30年來定期回診追蹤從未間斷。
台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天鈞表示,肢端肥大症為生長激素(GH)過量後,會進一步導致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濃度上升,會造成患者自身外貌逐漸改變,像是手部、足部、臉部、舌頭等器官變大,如鞋子越買越大、戒指戴不下、無法做精細動作等。
據流行病學統計,肢端肥大症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中每年新增4個新病例,台灣每年平均新增約60個新病例,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上下。
張天鈞說,由於此症進程較慢,短時間內患者通常難以察覺,而未能及早就醫,平均誤診時間為5至7年外,許多患者同時併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共病,對嚴重影響健康。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博浩表示,肢端肥大症可透過抽血、X光等檢查,生長激素值若超過5即可認定為肢端肥大症(正常值為2以下);而在治療上,第一線以手術為主,若未能緩解則再以藥物與放射線治療,患者容貌或肥大等症狀會逐漸恢復。
黃博浩提醒,術後患者三年內須定期回診追蹤,檢查血液中生長荷爾蒙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是否維持在正常範圍,並逐步治療糖尿病、心臟病等其他共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