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姊妹罹罕病 64萬分之1機率
「吉特曼症候群」是因腎小管基因突變,體內不斷排出鉀離子,造成低血鉀症狀,使肌肉痠痛、無力、心律不整,嚴重會死亡。
歐美研究吉特曼症候群發生率僅4萬分之1,父母須都是基因突變的帶原者,每一胎有4分之1的機率產下罕病兒,三姊妹都罹患的機率更微乎其微。估計台灣約500到600位吉特曼症候群患者,但很多未確診。
王媽媽說,四千金中除老二,其他三姊妹都罹患吉特曼症候群,20歲的老大最嚴重,曾無力到站不起來,像大頭兵一樣匍匐爬樓梯,還以為女兒偷懶,演戲博取同情,長大後連洗碗都嫌手痠,更不能熬夜,否則隔天疲累加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直到小女兒嘔吐腹瀉住院,才檢查出是罹患罕見疾病。
板橋區亞東醫院小兒部醫師高銓宏說,小朋友拉肚子很常見,王小妹1歲10個月時因嚴重嘔吐腹瀉、全身無力急診住院,還以為是單純急性腸胃炎造成低血鉀症狀。但當時檢測鉀離子濃度,正常指數在3.5到5.3毫莫耳間,王小妹卻只有1.9,一般人恐怕都站不起來,低到讓醫師嚇一跳。
高銓宏說,王小妹嘔吐腹瀉症狀改善後,鉀離子濃度仍偏低,疑惑詢問下才知王家3千金都有全身無力、疲倦的症狀,個別檢測發現鉀離子濃度都只有2.0左右,花了1年時間才確診。
三姊妹目前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片與鉀片,鉀離子濃度已有改善。但王媽媽擔心說,3個孩子要終身服藥,副作用會傷胃,可能會造成胃潰瘍。
亞東醫院小兒部主任梁昭鉉說,一般造成低血鉀症狀原因很多,如食物攝取不足、嘔吐腹瀉流失、日常服用藥物都可能產生低血鉀,且無分年齡都可能突然發作,一早起床就全身癱軟、下不了床,建議民眾只要全身無力,就可由健保給付檢測低血鉀症狀。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罕病中的罕病!12歲視力剩0.03 女童軒軒揮灑畫紙溫暖人心
眉骨凹、頭頂高像辛普森家族 牽引器擴張讓一歲娃頭型變圓了
治療顱縫早閉 頭顱擴張牽引不錯過大腦黃金成長期
「我要活的比他們還要久」罕病夫是她心頭痛 又掛心兒發病步後塵
發病後螢幕是他唯一的窗 直到遇見了治療師
翻轉罕見人生/肌萎症的她 當媽媽是最驕傲的身分
萬分之一在我家/二指鋼琴師的玩轉音樂之路
把罕病病友家搬進展覽 體驗萬分之一的生活方式
罕病基金會20歲 6病友生命奮鬥影片當成年禮
「樂透都沒那麼容易中」連生2罕病兒 新篩檢救了老二
人生勝利組夫妻生「天使症候群」女兒 出國求助看到更心碎的一幕
生生相惜愛不罕見…感受罕病家庭的處境
陳莉茵獲罕病英雄獎 感謝台灣人的善心
台灣罕病經驗成國際典範 越、韓取經
萬分之一在我家/曾命懸一線 罕病高雪氏症男孩轉大人
鎖了冰箱鎖不了失控的食慾…在「小作所」工作賺錢讓小胖找到目標
「家有罕病兒為何還要生?」31歲媽育四子撕刻板標籤
「家有罕病兒為何還要生?」31歲媽育四子撕刻板標籤
罕病沒有難倒這個家:一滴血揪出高蛋白質是她的致命殺手
影/肢端肥大症 4成患者無病識感
基因篩檢 泡泡龍家族生健康寶寶
想外出喝杯咖啡 臥床重病患者燃起生命鬥魂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用藥 等待四年終於健保給付
健保一年給付1500萬元 這罕病患者感謝德政
醫病天地/罕病雷特氏症 台港分享經驗
熟女腹痛找無病因 尿液變紫紅色才知罹罕病
連續腹痛、尿呈紫紅色 妙齡女患罕病「紫質症」
罕病20/罕病基金會請命 罕藥應優先救助
罕病20/打造福利家園 罕病病友展笑顏
罕病20/曾命懸一線 首位健保給付罕病用藥者33歲了
猜你喜歡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腎不好,指甲會出現警訊? 醫:不是一個好的判斷基準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戴口罩沒用!臭氧比PM2.5更難防 醫籲濃度高時別出門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在老化?疲累程度是原本的2、3倍就該留意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72歲老翁頻尿睡不好 就醫赫見膀胱內長滿瘤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不彎腰駝背就好?醫師:過度挺腰的坐姿有更高機會下背痛
染麻疹 趴趴走 3度就診未揪出
天冷腰痛最好趴姿用熱敷墊 「這些人」盡量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