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腹主動脈瘤就像肚子裡的不定時炸彈,平時往往沒有特殊症狀,但如果患者到院前腹主動脈瘤已破裂,死亡率高達50%以上。台北榮總六年來,已以微創血管支架手術,成功治療近500例腹主動脈瘤,更有26人即使到院前已破裂,但生命跡象仍穩定,最後仍被救回。
一名80多歲的日籍患者,今年8月初來台洽公時,突然肚子劇烈疼痛,轉送到榮總竟發現腹主動脈瘤直徑已達8公分,患者出現嘔吐、呼吸困難,經緊急微創血管支架手術,才保住一命。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表示,腹主動脈的血管直徑約2公分,腹主動脈瘤則是血管過度擴張,血管像吹氣球一樣越吹越大,容易破裂、失血引發休克,有生命危險。
微創血管支架手術就是在患者的鼠蹊部,打兩個約2公分的小洞,把支架放入,置換整段已過度擴張的血管。榮總目前的動脈瘤病例,90%都可用微創手術治療。
陳沂名也說,腹主動脈瘤若未破裂,死亡率僅2%,但病患到院前動脈瘤已破裂,根據文獻,死亡率可高達50%以上,但榮總近來已成功替26名到院前破裂、到院前生命跡象還算穩定的患者手術。
不過,置放支架後,約1%到3%的患者會出現支架滑脫,因此陳沂名說,患者必須定期追蹤,也應戒菸、並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由於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情形普遍,建議健檢時可以超音波檢查,位於後腹腔的腹主動脈是否有異常病變。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