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歲的陳小妹,持續高燒兩天,嘴中與周圍長滿水泡及潰瘍,牙齦腫到一碰就出血,水泡也慢慢布滿眼睛周圍,送醫發現是「疹性齒齦口腔炎」,病毒侵犯到眼睛周圍,差點導致失明。
新竹國泰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陳小妹因跟其他小朋友玩耍而感染。疹病毒傳染力高,即便是接觸口水等分泌物,都有傳染性,單純疹病毒有兩型,一型主要侵犯口腔、顏面等,小朋友較易感染,另一型主要感染生殖器部位。
1至5歲的孩子因缺乏抗體,罹病後可能症狀嚴重,如嘴唇內外布滿水泡、潰瘍等,陳小妹有過敏體質,習慣揉眼睛,讓病毒感染到眼睛周圍,幸好發現得早,若進一步侵犯角膜、結膜與視網膜,很可能影響視力。
疹病毒跑到腦部,可能造成疹性腦炎,會出現嗜睡、昏迷、抽筋和發燒症狀,就算經過治療,智力和視力等也可能受到影響,且致死率達7成5。
盧英仁說,大人雖容易復發疹,可能頂多在口腔中出現輕微小潰瘍,但若此時跟孩子親親抱抱,孩子感染症狀較嚴重。
因此,建議大人若有小潰瘍時,應避免親吻幼兒、共用器具,平時應勤洗手,若有症狀,及早就醫治療,除了鎮痛、退燒藥,冰淇淋、果凍及布丁豆花等冰冰涼涼的食物可補充熱量,減少疼痛,在黃金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能縮短病程、加速癒合。
【2010/04/09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