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一名42歲女會計注意力不集中,接送孩子回家會迷路,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時被認為是憂鬱症、身心症,成大醫院卻診斷出是顳葉癲癇,經給予抗癲癇藥物後症狀消失。
成大神經科主治醫師黃欽威昨天表示,這類的病人如果超過40歲,加上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衰退等,常被誤以為是初期的失智症,未能對症下藥失去恢復的機會,門診當中曾遇過患者被以為是失智症,多年後才發現是癲癇,給予正確的治療馬上獲得改善。
黃欽威表示,顳葉與人的情緒、記憶等精神活動及聽覺等知覺有關,顳葉癲癇發作時可能有幻覺、胡言亂語、記憶障礙、自動症等,有時看起來像是精神病發作,有時只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
他說,癲癇是時而發生、時而恢復,失智症卻會持續惡化,可做為判別的依據;癲癇的發生原因除了外傷、中風、遺傳外,也可能原因不明。
【2010/01/07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