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年為平鑫濤插不插鼻胃管與繼子女鬧翻!作家瓊瑤淡水家中身亡 享壽86歲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退休力/ 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突破傳統 與「新家人」一起共老

未來「非親屬關係」的照顧者,如外籍看護、朋友、鄰居,將扮演重要角色。  記者黃義書/攝影
未來「非親屬關係」的照顧者,如外籍看護、朋友、鄰居,將扮演重要角色。 記者黃義書/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台灣平均餘命突破八十歲,百歲人生指日可待,生命歷程拉長,「延遲轉大人」也讓老後生活難依循過往模式,少子化、單身族和獨居比率增加,愈來愈多「準退休族」發起老後不一定要與家人同住,開始籌畫與「非親人」一起共老;也有人擔心老後無人照顧,展開將外籍看護納入新家人的計畫。

出社會、成家立業、生子撫養、退休,老後生活由子女奉養,這種傳統的人生既定模式,近年已逐漸被打破。選擇不婚不生的人增加,喪偶、婆媳問題或遭子女啃老事件層出不窮,想要尋求傳統模式走進老後人生,並不容易。

獨居戶增加 長照現隱憂

根據內政部統計,僅一名六十五歲老人獨居戶數,在二○一三年是廿九點四萬戶,今年六月已有五十七點二萬戶,十一年翻倍成長;去年底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僅剩下二點五三人,人數再創歷史新低。家庭人數減少,獨居戶增加,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顯示,五十歲以上單身人口的比率,自一九九六的二成六,二○二二年上升至三成五,且有逐年攀升趨勢。在缺乏家庭、伴侶或社會網絡支持的情況下,可能老後出現長照、善終誰來照顧的擔心與隱憂。

新照顧關係 多層次思考

二○二四年退休力大調查也顯示,有緊密社交關係者,未滿卅歲比率最高,但同一群人也認為自己不是那麼被需要,僅四成四認為自己有被需要的關係;女性有緊密社交關係和被需要的比率皆高於男性;持續結交新朋友比率,以卅至卅九歲的三成五最低。

家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未來的新家人與照顧關係,必須多層次思考,除了個人與家庭,還要加入社群、社區、企業與國家。國家指多元長照服務,解放親屬扶養義務;居住的社區應成為相互幫助與照顧的主力,降低獨居風險。

陳景寧也說,高齡社會也不應放棄高齡者,職場應對高齡者更為友善,讓他們能力再造,繼續服務;在家庭中,有能力者或有意願者,透過協議達到照顧目標,再來個人得學習聰明照顧自己。

陳景寧說,未來「非親屬關係」的照顧者,將扮演重要角色,如外籍看護、朋友、鄰居,即將退休的「準退休族」。她建議,從現在起,開始布建老後「新家人」網絡,從職場中找對退休想法類似的友人,願意同住在同一社區中,相互照應的朋友等。

開拓人際網 找尋新家人

四、五年級生多認為自己是「孝順的最後一代、被棄養的第一代」,陳景寧強調,認清事實並適應新時代才是解方。長照制度推動至今超過十年,唯有家人才能照顧的觀念雖有所鬆動,但要將家人委託給他人照顧時,還是會經過孝道掙扎期,她認為,照顧不能假以他人之手的觀念,需徹底被改變。

政府至今鼓吹孝行,年年舉辦孝行獎,過分強調孝道與照顧的關係。陳景寧舉例,一位孝行獎得獎人擔任保全,扛起全家經濟重擔,還得照顧九十五歲失智父親及身體欠佳的母親,哥哥罹癌後,他也肩負照顧責任。雖然當事人認為自己得回報父母,但他的承擔已超過負荷,讓人不捨。

建立新家人關係,陳景寧提醒,千萬別偷懶不做,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口減少,想妥適照顧自己老後得自立自強,交朋友很重要,必要時也得思考,如何與外籍看護一起建立新家人關係。

2024退休力關鍵數字 製表/林又旻、魏忻忻
2024退休力關鍵數字 製表/林又旻、魏忻忻

來測退休力

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