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癌症防治

早期肺癌輔助治療/楊政達:早期治療目標,是「痊癒」!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表示,許多病患以為,早期肺癌的治療重點僅在開刀,事實上早期的治療,並非開刀後就可置之不理,須在早期揪出復發高風險因子,並搭配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輔助治療選項,才能有效降低復發機率。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表示,許多病患以為,早期肺癌的治療重點僅在開刀,事實上早期的治療,並非開刀後就可置之不理,須在早期揪出復發高風險因子,並搭配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輔助治療選項,才能有效降低復發機率。記者黃義書/攝影

「早期肺癌的治療目標,是追求痊癒!」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表示,許多病患以為,早期肺癌的治療重點僅在開刀,事實上,為了降低肺癌復發率,早期的治療,並非開刀後就可置之不理,須在早期便揪出復發高風險因子,並搭配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輔助治療選項,有效降低復發機率,病患才能往「痊癒」路上前進。



降低肺癌復發率,須採個人化策略


楊政達解釋,許多病人以為開刀就痊癒,但事實上,五年存活率有時沒有病患想像那麼高,早期肺癌病患在開刀後,若要降低復發機率,根據國際治療指引,早期輔助治療是必要療程,包含化療、EGFR、ALK等基因突變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選項。

研究顯示,這些早期輔助治療可降低後續復發機率,並增加痊癒希望,但由於上述療程當中,多數都沒有納入健保,所以醫病雙方在選擇治療選項時,往往需面臨更多實務、財務考量。

醫療資源,需精準用於刀口上


楊政達也建議,當早期病患逐漸增加,未來更需要整合健保署、國健署資料庫,並靠AI科技協助判斷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的小型結節哪些是高風險,又有哪些為低風險,也期待藉由這些策略找出更多本土致病因子,同時也精準篩檢出亟需積極治療的族群,醫療資源的運用也才能真正用於刀口上。



各方協力合作,為病患治癒而努力

另外,楊政達不諱言在「健康無限、經費有限」的前提下 ,早期肺癌輔助治療的費用並不便宜,且病患若要接受早期相關基因檢測,現階段考量費用的話就不一定要做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而只要檢測目前已有實證有輔助藥物可使用的相關基因即可。期待各方協力合作,逐步完善肺癌健保治療資源。

早期肺癌患者增加,因應世界肺癌日到來,聚集肺癌專家共同檢視早期肺癌治療部署,右起為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趙盈凱、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黃明賢、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臺大醫院院長余忠仁、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醫療政策委員會主委何景良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共同參與討論。記者黃義書/攝影
早期肺癌患者增加,因應世界肺癌日到來,聚集肺癌專家共同檢視早期肺癌治療部署,右起為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趙盈凱、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黃明賢、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臺大醫院院長余忠仁、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醫療政策委員會主委何景良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共同參與討論。記者黃義書/攝影

輔助治療 肺癌 復發 次世代基因定序 風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