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癌症防治

2025癌症論壇/基因檢測助精準治療 虞凱傑:攝護腺癌邁向合併療法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記者曾原信/攝影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記者曾原信/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指出,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近年來攝護腺癌診斷與治療有突破性發展,不僅提升治療精準度,治療策略也從單一用藥邁向合併藥物治療。

早期侷限型攝護腺癌主要採手術或放射治療,若局部控制失敗且癌細胞活性升高,則進入第二線治療。雖然對荷爾蒙療法的反應減弱,甚至癌細胞出現轉移,仍有多種藥物可用,然藥物選擇須因人制宜,是精準治療的挑戰。臨床研究顯示,治療進入後線後,患者存活率明顯下降,因此現行策略強調於第一線即採最具療效方案。

研究顯示,患者應在尚未接受第一線治療前進行基因檢測,此時基因狀態未受藥物影響,檢測結果更具參考價值,有助於精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臨床實證指出,相較傳統單一荷爾蒙治療,結合荷爾蒙抑制劑與基因標靶藥物的雙重療法,可同時抑制荷爾蒙對癌細胞的刺激,並阻斷癌細胞修復與增生機制。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日益成熟,醫師能更全面掌握病患的腫瘤特性,依據基因變異制定個別化治療計畫,即使某項治療反應不佳,也能快速透過後續檢測調整用藥方向,提升療效並延長存活率。

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精準抗癌 暖心陪伴」於今日登場,下午場與會專家包括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右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台灣癌症研究學會理事長蘇柏榮、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李威震、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暨國際醫學中心主任李啟誠、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直腸肛門科醫師許祐仁、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俊良、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記者曾原信/攝影
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精準抗癌 暖心陪伴」於今日登場,下午場與會專家包括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右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台灣癌症研究學會理事長蘇柏榮、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李威震、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暨國際醫學中心主任李啟誠、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直腸肛門科醫師許祐仁、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俊良、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記者曾原信/攝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