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肝病清除

消除C肝可望達標 國健署:肝癌擬納第7癌公費篩檢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今天(七月廿二日)舉行,與會者包括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前排左起)、疾管署長莊人祥、國健署長吳昭軍、中研院士陳培哲、陳建仁、廖運範、B、C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簡榮南、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後排左起)、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高雄長庚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今天(七月廿二日)舉行,與會者包括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前排左起)、疾管署長莊人祥、國健署長吳昭軍、中研院士陳培哲、陳建仁、廖運範、B、C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簡榮南、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後排左起)、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高雄長庚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記者林澔一/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消除C肝!台灣今年可望達標。台灣肝臟研究暨教育基金會與聯合報健康事部於22日舉辦「看見台灣─ 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三位肝病權威院士中研院士廖運範、陳建仁及陳培哲與多位專家齊聚,共同宣布台灣已提前達到消除C肝目標。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承諾,下半年將放寬成人健檢B、C肝篩檢年齡至39歲,同時研擬將肝癌篩檢納為第7癌篩檢。

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出「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計畫性目標」為超過9成慢性C肝病人被診斷、超過8成被診斷為C肝病人接受治療等,台灣已於今年2025年達標,預計今年10月申請認證;至於「影響性目標」,即一般族群C肝感染率每10萬人小於5人,注射藥癮者罹C肝比率低於2%,及B、C肝導致肝癌及肝硬化死亡率每10萬人低於5人,雖已取得未達標者中成果較佳的「金牌獎」,但部分仍待努力,B肝防治更是未來重中之重。

陳建仁:衛福部推動全面篩檢 我可望達成WHO消除C肝目標 

「C肝消除路上,我國雖走得穩健,但有許多待努力之處。」陳建仁表示,歸功於衛福部推動全面篩檢政策,且篩檢率達到7成,且提昇C肝疾病認知與治療,我國可望達成WHO消除C肝的計畫性目標;至於影響性目標,因癌症登記等資料有兩三年時間落差,2027年可望達標。國內B肝盛行率高,B肝防治必須認真看待,更加努力。

游美月:消除C肝 聯合報十年來共同倡議

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自2016年起,聯合報即作為持續與官方、學界、醫界等重要意見領袖,共同參與研討消除C肝策略的資深夥伴,善盡媒體關懷社會的力量,很榮幸成為一路堅持走來的參與者和倡議者,期待消除C肝,繼續走向消除B肝的目標。

簡榮南:國內C型肝炎消除已達WHO「計畫性標準」

「台灣肝炎消除在高所得國家中領先,對國家形象有所幫助。」B、C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簡榮南表示,從2016年開始,歷經9年努力,國內C型肝炎消除已達WHO「計畫性標準」,C型肝炎病人診斷率超過9成,已被診斷的C型肝炎接受治療比率也超過9成,且不論篩檢、治療,除提供一般族群足夠資源,矯正機關、藥癮者也未被犧牲,逐漸朝WHO降低C肝感染率、藥癮者罹病率目標邁進。

吳昭軍:推動國家級公費肝癌篩檢計畫

吳昭軍表示,肝癌是10大癌症發生率第5名,但死亡率仍是第2名,如何降低肝癌死亡率,對癌症防治非常重要。我國現行五癌篩檢分別為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肺癌,國健署已宣布將胃癌納為第6癌篩檢,但肝癌尚無國家級篩檢計畫,「應該將肝癌納為第7癌篩檢,推動國家級公費篩檢計畫,才有望降低肝癌死亡率。」

陳亮妤:擴大B、C肝個案追蹤方案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表示,B肝治療人數從2003年16萬人增至目前逾60萬人,C肝治療人數則從2003年7萬人增至2019年的20.5萬人。2019年是重要分水嶺,在DAA(直接抗病毒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前,相關健保費用90%用於治療C肝併發症;給付後,大幅減少併發症治療費用,顯示直接抗病毒藥物的重要性與後續經濟效益。

陳亮妤指出,透過「B、C肝個案追蹤方案」,可幫助B、C肝病患及早發現肝癌病灶,計畫擴大治療、追蹤範圍,除了納入主、次診斷符合條件患者、追蹤期間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已納入酒精性肝炎、代謝性脂肪肝與晚期肝纖維化個案,追蹤頻率也從6個月改為3個月,並調整支付獎勵、提升品質指標與獎勵費用。

戴嘉言:偏鄉高盛行地區居民也是防治重點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指出,目前透析病人、HIV 感染者、美沙冬替代治療者、矯正機關收容人等特殊族群的C肝治療率均超過九成。此外,高醫外展團隊更深入全台最大精神照護機構「玉里醫院」,持續完成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的C肝清除。

除上述定義的「特殊族群」,偏鄉高盛行地區的居民也應視為防治重點。戴嘉言以高雄市桃源區為例,以節慶時機篩檢返鄉者,發現感染率僅3.1%,顯示偏鄉固定居住者為高風險重點。目前外展團隊在高雄桃源、阿里山、卓溪鄉、秀林鄉等四山地高盛行區,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照護模式,整體篩檢與治療率皆達94%。

莊人祥:國內急性C型肝炎疫情逐年下降

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國內急性C型肝炎疫情逐年下降,但高風險族群再感染率持續上升,其中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以25至44歲青壯年族群為主;合併HIV感染比率雖略有下降,但2024年仍高達38.2%,顯示不安全性行為和注射藥物族群(PWID)仍是急性C型肝炎的主要感染對象。

莊人祥指出,2006年起推動的藥癮愛滋減害計畫,也取得成效,透過衛教諮詢站及針具自動服務機,2024年發放約338萬支清潔針具,回收率達96%以上,每位藥癮者平均年使用419支,符合WHO消除C肝認證標準;2024年4月起,疾管署於13家醫院推行一站式HIV匿名篩檢,同時納入C型肝炎抗體快篩,截至2025年6月,篩檢27896人次,初篩陽性率0.2%,95%當日確診,通報時間大幅縮短至1天內。

王聲昌:未來20年注射藥物族群可能成為C肝主要群體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指出,全球約有1400萬名注射藥物族群(PWID),其中約690萬人罹患C型肝炎。台灣監所內和社區美沙冬治療機構,其中感染C肝比率更高達80至90%,是C肝「重災區」;尤其PWID族群通常為多人共用稀釋液,直接將針具插入同一容器抽取藥物,大幅增加C肝傳播風險。

王聲昌表示,雖然口服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有效提升PWID治療意願,但實務推廣面臨跨單位合作,與社區外展的巨大挑戰。他更表示,未來20年PWID可能成為C肝主要群體,呼籲持續提升相關防治知能與有效的社區推廣模式。

盧勝男:代謝性肝病死亡率未來恐成肝癌主要死因

高雄長庚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以國內癌症登記數據分析推估,C肝引發肝癌發生率,2025年為每10萬人5.97人,2030年為每10萬人2.67人;B肝引發肝癌發生率,2025年每10萬人14.22人,2030年為每10萬人13.51人;預期「非B非C」代謝性肝病死亡率,未來將超過病毒性肝炎,成為肝癌主要死因。

盧勝男表示,我國已達成2025年消除C肝計畫性目標,但要達成2030年影響性目標,慢性B、C型肝炎後遺症是最艱難任務,若僅考慮流行病學趨勢,C肝相關後遺症減少,有望達到目標,但B肝後遺症漸少幅度尚待努力。考量防治效應,建議提高C型肝炎診斷率、治療率,增加達標機會,未接種B肝疫苗世代仍為肝癌及肝硬化高危險群時,防治需要更大的努力。

蒲若芳:健保給付C肝用藥 「健康獲益」增加

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指出,在2018年,行政院擬訂「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原規畫健保署新藥預算達504億元,但實際執行至2024年底,總共投入287.4億元,八年來共給付治療17萬人。以日本研究團隊模型數據、國際標準健康經濟學評估方法推估,換算為投資報酬率達31:1至20:1之間,投資效益為20到31倍。

蒲若芳指出,這還只是「健康獲益」,若加入減少後續健保支出、提高整體工作生產力等,整體獲益更會上升,由此可知,「消除C肝計畫」是值得台灣驕傲的健康投資典範。

陳培哲:C型肝炎防治挑戰在「黑數」

中研院士陳培哲指出,C 肝防治最大挑戰在於「黑數」,即尚未被發現的感染者,台灣 C 肝總人數估算落差大,不同的研究調查會導致不同的估計人數,官方評估可治療人數約21萬,但依彰化縣政府及中研院的數據,可能多達30萬人,因此,若無準確感染數據,就無法合理評估是否達標。

另外,目前台灣每年通報的急性C肝個案,已遠高於急性B肝,反映高危險群的再感染或新感染問題亟待重視,可比照美國實施「急診全面篩檢」,對未曾接受過檢測的病患進行普遍篩檢,主動發掘更多黑數,防止疫情持續擴散。

廖運範:B肝治療是更大的挑戰

台灣在B型肝炎的研究與治療,也是國際醫界重要參考指標。中研院院士廖運範指出,B、C 肝病毒有明顯差異,B肝病毒存在於細胞核內,其治療成效,與病患免疫狀態息息相關,病毒獲得控制是與免疫功能形成「恐怖平衡」。雖然自 2000年有抗病毒藥物,但B肝不像C肝有可直接治癒的藥物,使B肝治療更為複雜。

廖運範進一步解釋,在B肝治療過程中,研究數據顯示,符合特定條件病患在停藥後,表面抗原消失率反而更高,肝癌發生率、死亡風險下降。主要是停藥後,患者免疫系統獲得恢復,能夠更有效地清除病毒。

有人主張長期用藥,廖運範說,部分病患無法,甚至不願意用藥,有人偷偷停藥,不再回診,這些行為容易導致病毒捲土重來,或產生肝癌而不自知。因此用藥使病情穩定控制後,停藥是重要策略,讓患者自身免疫力發揮作用,且須鼓勵病患定期回診、追蹤,才能真正減少復發機率、降低肝癌死亡風險。

清除C肝 國健署預計10月申請認證

為防治B、C型肝炎,國健署推動45至79歲民眾,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已有近7成民眾完成檢查,原住民則提前至40歲。吳昭軍表示,B、C型肝炎累計檢查人數超過734萬人,轉介率近8成,預計今年下半年將B、C肝篩檢年齡下修至39歲;而我國C型肝炎診斷、治療比率,分別達93.5%、92.9%,達世界衛生組織清除C肝標準,預計今年10月將申請認證。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雄長庚紀念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出席2025「C肝專家會議」。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雄長庚紀念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出席2025「C肝專家會議」。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中研院⼠陳建仁指出,我國可望達成WHO消除C肝目標,歸功於衛福部推動全面篩檢,且篩檢率達到7成,但C肝疾病認知、治療提升的同時,B肝也必須加強。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中研院⼠陳建仁指出,我國可望達成WHO消除C肝目標,歸功於衛福部推動全面篩檢,且篩檢率達到7成,但C肝疾病認知、治療提升的同時,B肝也必須加強。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B、C 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簡榮南,出席並擔任共同主持人。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B、C 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簡榮南,出席並擔任共同主持人。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指出,在DAA(直接抗病毒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前,90%以上健保給付C肝相關併發症;給付後,大幅減少併發症治療費用。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指出,在DAA(直接抗病毒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前,90%以上健保給付C肝相關併發症;給付後,大幅減少併發症治療費用。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衛福部疾管署長莊⼈祥表示,國內急性C型肝炎疫情逐年下降,但高風險族群再感染率持續上升,其中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以25至44歲青壯年族群為主。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衛福部疾管署長莊⼈祥表示,國內急性C型肝炎疫情逐年下降,但高風險族群再感染率持續上升,其中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以25至44歲青壯年族群為主。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中研院⼠陳培哲提醒,未來5年需同步加強B型肝炎防治,以全面降低台灣肝病負擔。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中研院⼠陳培哲提醒,未來5年需同步加強B型肝炎防治,以全面降低台灣肝病負擔。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雄醫學⼤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指出,偏鄉高盛行地區的居民也應視為防治重點。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雄醫學⼤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指出,偏鄉高盛行地區的居民也應視為防治重點。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中研院院⼠廖運範指出,B肝病毒存在於細胞核內,其治療成效,與病患免疫狀態息息相關。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中研院院⼠廖運範指出,B肝病毒存在於細胞核內,其治療成效,與病患免疫狀態息息相關。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國健署長吳昭軍出席並承諾下半年將放寬成人健檢B、C肝篩檢年齡至39歲,同時研擬將肝癌篩檢納為第7癌篩檢。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國健署長吳昭軍出席並承諾下半年將放寬成人健檢B、C肝篩檢年齡至39歲,同時研擬將肝癌篩檢納為第7癌篩檢。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指出全球約有1400萬名注射藥物族群(PWID),其中約690萬人罹患C型肝炎。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指出全球約有1400萬名注射藥物族群(PWID),其中約690萬人罹患C型肝炎。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輔仁⼤學數據科學中⼼執⾏長蒲若芳指出,行政院於2018年擬訂「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總共投入287.4億元,八年來共給付治療17萬人,投資報酬率為20到31倍之多。記者林澔一/攝影
「看見台灣─台灣正走在消除C肝的路上」專家會議於七月廿二日舉行,輔仁⼤學數據科學中⼼執⾏長蒲若芳指出,行政院於2018年擬訂「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總共投入287.4億元,八年來共給付治療17萬人,投資報酬率為20到31倍之多。記者林澔一/攝影

C型肝炎 肝癌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脂肪肝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