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關次數、擺放位置都有差 讓冰箱更省電的5個小技巧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COVID-19疫苗

混打憂副作用「被車輾過」 醫:沒這麼恐怖 發燒機率多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釋出利多,將開放部分民眾於第13輪AZ可混打mRNA疫苗。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釋出利多,將開放部分民眾於第13輪AZ可混打mRNA疫苗。本報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釋出利多,將開放部分民眾於第13輪AZ可混打mRNA疫苗。開放混打在即,有人馬上取消第二劑AZ預約,有人則擔心混打會出現「被車輾過」副作用,躊躇不定。醫師指出,混打保護力較強,第一劑與第二劑間隔接種時間未滿,可以等等看混打,但不建議第一劑接種超過12周者繼續等下去。且混打的副作用也沒有這麼可怕,比兩劑都打AZ,多出5%發燒機率。

混打會吃副作用全餐?台大醫:僅發燒機率多5%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混打沒有這麼可怕,如果混打會威脅生命,全世界混打的人恐怕都已經奄奄一息。施打每一款疫苗都會有副作用,別以為第二劑打AZ疫苗沒有副作用,仍會出現發燒、頭痛、畏寒、發冷等情況,同理,接種BNT也會有類似的副作用發生。

黃立民表示,打過新冠疫苗的民眾,會分享接種第一劑與第二劑的心得,往往會得到打AZ第一劑、mRNA疫苗第二劑時副作用比較強,導致民眾在考慮要不要混打時,就把兩者的經驗混在一起考慮,甚至「超譯」認為混打很恐怖,會威脅生命。他再次強調「沒這回事」。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接種第一劑AZ發燒者約有40%,但接種第二劑發燒狀況變少。混打AZ+mRNA的受試者反應發燒、冷顫、肌肉痠痛、頭痛、虛弱等副作用是高於兩劑都接種AZ疫苗者。黃立民表示,其實混打與兩劑都打AZ,唯一差別是發燒的機率多出5%,也因為發燒機率變高,其餘副作用的感受度也會提升。

混打可提升保護力 需注意疫苗不良反應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也表示,無論是混打或是兩劑都接種AZ,都會產生副作用,但很多人會把副作用當作「疫苗不良反應」。

他解釋,所謂的不良反應,像是AZ會有一定的機率出現血栓、mRNA疫苗會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如果第一劑接種AZ者,決定第二劑要接種mRNA疫苗,應該要注意接種後,有沒有出現胸痛、心悸、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以及暈厥等症狀,一旦出現應立即就醫。

根據瑞典近期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混打新冠疫苗保護力研究。AZ+AZ保護力50%、AZ+BNT為67%、BNT+BNT為78%、AZ+莫德納79%、莫德納+莫德納為87%。

邱政洵表示,這是瑞典於真實世界統計出的保護力結果,說明混打可提高人類對抗新冠病毒的能力。他建議,如果現在尚未滿要施打第二劑者,可以等等看混打,如果時間已經超過8到12周,建議排到就馬上接種,否則時間拉長疫苗免疫效果恐會降低。

他舉例,目前新加坡以及以色列,都是非常前期就開始接種新冠疫苗的國家,接種率極高,後續準備開放後,卻又面臨疫情捲土重來,顯示疫苗完整接種後,保護力是會消退的,也呼籲民眾盡速完成兩劑接種,後續再由政府評估,是否要再加打第三劑。

另外,如果第一劑接種AZ疫苗後,出現非常嚴重過敏反應,就必須要換另外一個廠牌接種,勢必得混打。邱政洵表示,理解疫苗副作用可以幫助度過不舒服感,不要因為害怕副作用而不打疫苗,疫情之下仍建議完整接種疫苗。

各類疫苗常見副作用

● AZ疫苗:

1.注射部位疼痛 54.2%

2.疲倦 53.1%

3.頭痛 52.6%

4.肌肉痛 44.0%

5.畏寒 31.9%

6.關節痛 26.4%

7.發燒(>38度) 7.9%

● BNT疫苗:

16歲以上青少年或成人

1.注射部位疼痛 84.1%

2.疲倦 62.9%

3.頭痛 55.1%

4.肌肉痛 38.3%

5.畏寒 31.9%

6.關節痛 23.6%

7.發燒(>38度) 14.2%

12歲到15歲青少年

1.注射部位疼痛 90.5%

2.疲倦 77.5%

3.頭痛 75.5%

4.肌肉痛 42.2%

5.畏寒 49.2%

6.關節痛 20.2%

7.發燒(>38度) 24.3%

莫德納疫苗

1.注射部位疼痛 92.0%

2.疲倦 70.0%

3.頭痛 64.7%

4.肌肉痛 61.5%

5.關節痛 46.4%

6.畏寒 45.4%

7.發燒(>38度) 15.5%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製表/陳雨鑫

聯合報

肌肉痠痛 AZ疫苗 過敏反應 莫德納疫苗 血栓 心肌炎 疫苗混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