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聽健康
政府已開放18歲以上民眾上網登記施打新冠疫苗意願,被列入屬於第七類接種對象的媒體第一線採訪人員,
日前也分別完成接種。以下是他們打疫苗前後的經驗分享,提供給還未施打的讀者參考。
由於領有癌症重大傷病卡,也正在使用口服化療藥,在施打疫苗前特別緊張。趁著門診時特地詢問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梁醫師認為疫苗不會影響病情,也不會增加副作用,反而可以保護體弱的自己,在病況穩定下要積極預約接種。
施打疫苗前做足了功課,讓自己心安不少。施打莫德納疫苗後,手臂一碰就痛,甚至無法高舉雙手脫衣洗澡,但在冰敷後改善不少,而不少人會出現的發熱情形倒是沒發生,半顆退燒藥都沒吃。
至於疲倦感大概持續了24小時,稍微休息一下即可。最近不少民眾在接種完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可以吸湯匙、刀叉等「磁力」,我也好奇試了一下,居然也可以「吸」住湯匙。不過,我發現與其說「吸」,不如說是「粘」上皮膚,皮膚只要有點汗液的粘性,就可以粘住湯匙,連沒接種的手臂都可以。
請教皮膚科醫師後,正確答案與自己的感受差距不遠,台大皮膚科教授朱家瑜也在台大醫院臉書上解答,他指出會有吸附現象,是因為皮膚上的皮脂或分泌物造成的吸附現象,並非人體有磁力,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出來闢謠,包括美國疾病管制局(CDC)都駁斥相關謠言。
媒體第一線採訪人員被列入疫苗接種的第七類人員,因此被報社選入呈送名單。疫情之中,早已對各種廠牌的疫苗做足功課,心中也有屬意的廠牌,但是被造冊人員並無選擇接種疫苗廠牌的權利,抱持著「輪到我、就去打」的心情前往接種疫苗。
當日攜帶身分證、健保卡與員工證,前往台大醫院接種,甫出捷運站就看到明顯的指引告示,在每一個轉彎處都有人員指引、分流,在溽暑時節也貼心的搭設帳棚提供遮陽。從身分確認、填初診單、門診分流、掛號、量體溫、詢問病史到接種疫苗設有層層關卡。
動線上,我們只要依序前進,由每一站的護理人員流動協助,因此接種秩序非常良好。接種人數也消化得非常快,整體接種時程約一小時就能完成。
接種完成後,會領到一張「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除了個人資料貼紙外,上面載有接種的品牌、時間、主治醫師與接種單位。第二劑的接種預約日期欄位則還空著,我得謹記著保存好小黃卡,不知道是不是我未來的疫苗身分證呢?
近日,陸續前往接種的記者同事多表示,數小時後出現接種部位疼痛,甚至疼到手舉不起來、當夜微燒、發燒、頭悶悶的痛,有點類似小感冒,疫苗副作用在二到三天後就消退。似乎年紀二十多歲的年輕同事,感受越發明顯,而我的「疫苗認證」應屬老年人,注射局部小小的疼痛兩天就恢復了。
過去主跑醫藥新聞時,常寫到流行性感冒重症的個案,每年一到十月就會注意公費流感疫苗的開放施打時程,一到符合自己資格時就會去施打。不過施打流感疫苗是在秋冬,而這次排到施打莫德納疫苗,卻是溽暑難耐的七月,在預約完成的等候日子,身心有點焦躁,喉嚨扁桃腺有點脹痛,也會胡思亂想:「會不會已經感染新冠肺炎了?」
施打的這一天終於到來,我掛到台大醫院周一下午診的23號,早上上網看預約系統,雖然醫院13:30開打,但預約系統通知可於下午13:00到13:30報到。抵達醫院時是13:40,一到現場先抽號碼牌,同時拿著健保卡過卡,瞭解是否為初診,如果是初診必須趕快填初診單。還好我不是初診,確定有號碼時,變成45號,雖然號次延後,但台大醫院因人力和動線安排得好,沒有等多久就輪到我左手插腰、捲起衣袖被打一針。
值得一提的是,在等待注射的過程中,台大護理師在現場不斷詢問:「有沒有高血壓?」由於沒有人回答有,不知道如回答有,是否就被帶開或另外加以問診?
先前已施打的同事分享,新冠疫苗的針很細,個人感覺真的很細,連被蚊子叮到的感覺都不像。然而,當疫苗的液體灌注進手臂肌肉時,身體是有異物入侵感,但我猜是心理作用,並沒有生理不適。
把握機會拍攝一些現場照片以備新聞之用,同事們也頻在群組提醒:「天熱快回家!」「記得多喝水喔!」回家後又收到家人及同事在群組詢問:「現在還好吧?」「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病毒雖可能摧殘人類,卻也拉近了人類群體的感情。到了第二天,我只有手臂微痠痛,並且還可舉起手臂,尚未出現所謂的「新冠手臂」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