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十月東洋談判,到去年底所謂的「直購案」,BNT疫苗交易兩度接近簽約卻都破局;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欲購買五百萬劑BNT疫苗,指揮中心表示已對BNT疫苗「有條件專案進口許可」,但供貨時程無法把握。為何台灣採購BNT疫苗一波三折?
據了解,除了浮在檯面上的兩岸政治因素,更複雜的,其實是BNT疫苗採購案背後的龐大利益糾葛,引發不同的三方人馬競逐。這三方彼此牽制,才是讓BNT採購案難產的關鍵原因。
去年三月初,上海復星集團就斥資一億多美元入股德國BioNTech(BNT),成為其密切合作夥伴,並取得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的BNT疫苗代理權。衛福部希望透過輝瑞購買BNT疫苗,遭輝瑞以代理問題拒絕。不過,輝瑞還是幫衛福部牽線,與德國BNT藥廠取得聯繫,雙方簽訂了採購三千萬劑疫苗的備忘錄,但BNT疫苗的代理權屬於上海復星,要完成合約,還是必須透過上海復星。
上海復星深知陸資背景的政治風險,找了由行政院前院長林全擔任董事長的東洋製藥擔任在台談判角色,東洋的任務相當單純:第一,搞定冷鏈問題;第二,不能有任何「陸資」背景的企業浮出檯面,不過後來衛福部不同意東洋自購八百萬劑疫苗操作自費施打,交易破局。
而早在八月下旬,上海復星就曾與港商雅各臣藥廠簽訂備忘錄,承諾會把台灣的BNT疫苗代理權給雅各臣。因此雅各臣也在台灣找了信東為合作夥伴,並透過信東找到民進黨吳姓立委牽線,東洋案破局後,雅各臣接續與衛福部的談判,但雅各臣找了綠營立委為合作對象,引發北京高層注意,上海復星又不願放棄代理權,是雅各臣案破局的關鍵。
第三方就是郭台銘,雖然郭獲得民進黨在「雅各臣案」中的綠營人士支持,但郭台銘並不把角色僅限於「幫民進黨政府買疫苗」而已,而是希望透過此次交易,建立自己的生技版圖;因此他的目標,還放在取得BNT台灣代理權,甚至是「原廠授權生產」。
但此目標,一來與上海復星有所衝突,二來也可能衝擊綠營「生技幫」的利益,因此雙方都在觀望事態變化。昨天有消息傳出,由德國BNT、上海復星公司、裕利公司、衛福部簽署四方合約,是未來「最有可能的交易模式」,其實就是唯恐郭台銘的生技版圖一旦成形,有人會因而利益受損。BNT疫苗三方角力,進入新階段。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