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下,保持社交距離成為人類社會的新常態,近日新研究則發現,野生的吸血蝙蝠要是察覺自己生病,本能會促使牠們與同類保持距離。《行為生態學》(Behavioural Ecology)期刊本周登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 )這項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捕捉了31隻在貝里斯(Belize)一棵空心樹中的野生母蝙蝠,並給其中16隻注射會刺激蝙蝠免疫系統的物質,其餘15隻則注射鹽水作為對照組。科學家在生病蝙蝠身上裝設微型感知器,以觀察行為是否出現變化。
結果發現,在注射後的六小時內,生病蝙蝠與同類互動次數減少,平均比注射鹽水的蝙蝠少了約四隻,此外生病蝙蝠與其它同伴互動的時間平均也少了25分鐘。
健康的蝙蝠有49%的機率與其它蝙蝠互動,但生病蝙蝠只有35%的機率。當48小時過後注射物質失效,這些蝙蝠則又恢復正常的社交行為。
先前研究就發現動物在生病時會遠離同類,但這回科學家透過田野實驗來證明這個現象。報告主要作者李佩爾吉(Simon Ripperger)稱此為「被動保持社交距離」,認為這在動物界中可能比我們所知的更為普遍,而這跟人類生病時想留在床上休息,減少人際互動的情況類似,這種行為有助於減少疾病傳播。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