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眾高度期盼7月12如期從三級警戒降級,復甦經濟,但解封後如何持續監測社區疫情、及早阻斷傳播鏈,仍是一大問題。美國國衛院6月30日發布訊息指出,研究證實每三天做一次抗原快篩,與被視為黃金標準的PCR檢測一樣,都可提供 98%的敏感度,為兼顧成本及時效、預防疫情爆發的高效篩查策略。
對此,台大醫院今在線上記者會表示,越來越多家用快篩試劑核准上市,確實可考量更簡便、減少不適、有利於即時隔離陽性的檢測方法,不過定期篩檢所需的費用來源也是一大問題。但也要提醒民眾,篩檢結果受多重因素影響,陰性不代表絕對安全。
台大醫院今召開線上記者會,邀集院內多位頂尖專家,以一般民眾可理解的語言,詳盡說明新冠肺炎檢驗方式及策略。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防範疫情有幾個重大措施,首先就是要有很好的檢驗量能,隨著疫情變化,善用各種檢測方法找出確診者,接下來就是匡列和疫調。
針對美國國衛院認可每三天做一次快篩,敏感度等同於PCR檢驗,高嘉宏表示,檢驗的可行性確實是一大考量。近來有媒體報護理人員每周都要依規定做一次PCR採檢,採檢部位較深,認為過程可說是「痛不欲生」,高嘉宏認為,確實應該更努力研議更簡單、有效,也不會讓受試者那麼不舒服的檢驗方法。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表示,若定期且密集的每三天篩檢一次,可了解族群發生率和盛行率,在社區或居家做快篩發現陽性時,也能更快居家隔離、避免疫病散播。至於PCR採檢,需要醫事人員執行,相對比較難以取得,也要等到結果出爐,才能進行後續預防疾病散播的措施。
陳宜君表示,不論快篩或PCR,執行成效其實不相上下,選用篩檢工具時,包括試劑可取得性、工具的選擇、推行方式、希望達成之目的、試劑費用的支付來源是個人、保險,或是公務預算,都需要納入考量,才能做出這個重要的決定。
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根據台大醫院比較37名受試者快篩和PCR檢驗結果,發現針對Ct值較低的高傳染力族群,抗原快篩確實是好的偵測方法,是廣篩的好辦法。不過要注意的是,病程、採檢部位、採檢方法、採檢品質,都會影響檢測敏感度,驗出陰性者也還是要提高警覺,驗出陽性者務必要按照規定通報、隔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