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4萬,交通大學生科團隊今天發表獨步全球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5分鐘就能了解感染狀況,最快2021年上市量產。校方表示,只要五分鐘就可以判斷人體內新冠病毒核酸、抗原和抗體數值,更可依數值分析感染程度,排除肉眼無法判斷的偽陽、偽陰性檢測結果,可判斷病患是否近期染疫,或是已康復帶有抗體,作為後續診斷依據。
交大指出,交大副校長林一平、生科系教授陳文亮與百歐生命科技、萬能生物科技、農譯科技組成研究團隊,開發出「AIICHECK組合式電晶片」,五分鐘便可在全血樣品中,檢測人體內是否存在新冠肺炎抗體、抗原及核酸。透過雲端資料連接,更可即時監控患者體內感染變化,讓第一線醫護人員依病患情況進行隔離或其他醫療處置。
陳文亮負責晶片技術研發,他指出,電晶片平台由生物感測晶片與電化學感測裝置組成,晶片透過半導體製程與特殊生物材料製作,達到高再現性、高準確性、高穩定性等特性,符合國際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所制訂誤差標準。裡頭的電化學感測裝置採用交流電阻抗的分析法,能夠降低臨床複雜樣品基質所產生的干擾,直接使用全血樣品進行量測,檢測靈敏度和精準度都符合歐盟CE和台灣TFDA的認證標準。
百歐生醫執行長李彰威表示,團隊正實驗比一般快篩產品多五倍數量以上的臨床樣品,且組合式電晶平台具高擴充性和方便攜帶性,可提供於機場、醫療單位、公共集會等需要大量檢測的場所。
萬能生物科技執行長王裕國說,團隊開發的電晶片平台技術已順利完成IRB申請並預備執行,並已取得美國FDA緊急許可申請臨床測試,預計2021年可投入量產上市階段,但要先等法規通過。
許多科研團隊搶著研發快篩,陳文亮解釋,交大開發的是「全定量」快篩系統和以往不同,能檢測或區分出患者是在第1到14天的潛伏期、第2到6天的感染前期、第7到9天的感染中期,或第10到33天的恢復期。
交大指出,和其他快篩技術比較,qPCR核酸檢測無法測出感染後期;抗體快篩無法測出潛伏期和感染前期;抗原快篩無法測出潛伏期和感染後期。交大的技術可檢測出四個階段,助醫護人員做更精準的醫療判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