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台灣也發出社區傳播警訊,引發國人恐慌;南投縣一名妙齡女子因擔心在外上公共廁所會感染肺炎,因此堅持不上,連生理期也忍回家才更換衛生棉,最後因細菌感染而陰道發炎,就醫治療後才恢復。
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日前一名30歲女業務因下體出現搔癢、異味等症狀求診,經詢問才知道,她擔心在疫情期間頻繁出入公廁恐增加感染風險,因此都盡量憋尿不如廁,就連生理期也一樣,還曾忍了8小時不換衛生棉,下體有異狀才就醫。
而經檢查後確認是因細菌感染所引起的「陰道炎」,南投醫院婦產科醫師許文瑋醫師說,長時間未更換衛生棉或棉條,甚至憋尿,細菌就易滋長,因此容易造成陰道、泌尿道感染,嚴重恐引發敗血症,棉條則有導致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的風險。
許表示,不管使用衛生棉或棉條都得勤加更換,一般而言,衛生棉約1至3小時就該換,衛生棉條則約4至6小時應更換,量多時更要頻繁替換,更換時應注意手部清潔,建議先洗手再置放,小心動作減少陰道受傷的機會,也降低感染風險。
針對,傳聞確診者糞便也檢驗出新型冠狀病毒,上廁所也恐有感染風險,南投醫院則表示,排泄物是否具有傳染力雖不得而知,但民眾停留在廁所的時間不會太久,且多數公廁也都有人定期打掃,民眾千萬不要因噎廢食。
南投醫院也提到,比起不敢上公廁憋尿、不換生理用品,落實洗手更能降低感染風險,因此該如廁就如廁,生理期時也應定期更換生理用品,才不會「上面」的呼吸道還沒被新冠肺炎等疫病感染,反倒「下面」的陰道或泌尿道就先感染中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