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滿肚子氣卻放不出來怎麼辦?小心「這幾種脹氣」恐是疾病警訊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專家觀點

確診死亡數到底在吵什麼? 專家解析這幾個數據很重要

接體人將確診者遺體送到殯儀館過程,全程穿著隔離衣,車外也亮燈「緊急確診火化」的字樣提醒。記者黃義書/攝影
接體人將確診者遺體送到殯儀館過程,全程穿著隔離衣,車外也亮燈「緊急確診火化」的字樣提醒。記者黃義書/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台灣已有3214名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去年是統計「全死因」,只要確診後死亡就算,今年則是只算「直接死因」或「審查死因與新冠有關」的人數。指揮官陳時中今年5月中曾允諾公布「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無關的死亡數」,今外界再次詢問,他說「可能還沒弄清楚,弄清楚就跟大家報告。」

專家表示,要將死因歸類確實不容易,不經歸因的「全死因」死亡是醫療水準的指標,比較適合作為跨國比較。公衛學者則建議,死亡數可以不用天天公布,但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公布總通報死亡數,及其中與新冠有關或無關的類別。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死因的判斷歸類不容易,有很大的專業判斷空間,通常死亡診斷書寫在最前面的,就會被認為是死因。舉例來說,癌症或中風的病人常常最後死於敗血症,但敗血症不會進入國人10大死因,癌症和中風才會。

李建璋表示,不同醫師、不同國家對死因的歸因判斷會有差異,所以歸因過的死亡人數比較不適合互相比較。不經歸因,只要確診就算的「全死因」死亡數,經過校正年齡和性別,比較適合做跨國比較,是代表國家醫療水準的指標。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各國都有在對新冠確診死者的死因進行重新分類,但不會天天更新數據報告。建議指揮中心可以持續接受通報,花時間妥善釐清、分類,再定期公布總通報死亡數、判定有關的死亡數、判定無關的死亡數及其類別,讓外界了解。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完整的死亡資料是國家生命統計很重要的一環,各國都在整理。他相信台灣這方面還算光明磊落,專家也不會動手腳,待疫情告一段落,應該就會有正確數據攤在陽光下,不用急於一時。

至於外界常說的超額死亡,李建璋表示,這不是單看新冠死亡,而是看有疫情的年度實際總死亡人數,是否高於該年度預期的總死亡人數。如有超額,代表疫情為國家帶來負擔,超額有來自疫情直接導致的死亡,也有來自受疫情間接拖累所致的死亡。

李建璋表示,現在還在疫情管制期間,防疫措施阻絕許多傳染病,也減少年輕人出意外的機會,但這些死亡在防疫措施解封後可能會變多,建議觀察完整一個年度再討論超額死亡。

新冠肺炎 傳染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