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順教授(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林慶順教授(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
聽健康
昨天(2021-9-27)我的大學同學寄來一篇文章,問我文章裡的這一段話是否正確:「美國華盛頓大學發表於科學期刊《Nature》上的研究證實,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之後,體內會有所謂的免疫記憶,這能提供近乎永久的保護力,以防止二度感染。」
這篇文章是前天發表在《科技新報》,標題是每天約 15 萬人確診,但生活正常到恍如隔世!為何美國人面對疫情如此豁達?。它在文末有註明是轉載自《遠見雜誌》。
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我的大學同學是認為,如果研究論文真的有說「能提供近乎永久的保護力」,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人面對疫情如此豁達」。
在我討論那篇研究論文之前,我想先以一個在美國住了40多年的台灣僑民的身份來談《科技新報》文章裡的這一段話:「一天15萬名確診者的這種誇張數字,是看到破百確診就已經惶恐的台灣人難以想像的境界,加上國人自制力高、防疫態度堅定,任何一點的風吹草動,都讓人不敢怠慢。」
的確,我每天在新聞裡看到那一排台灣防疫指揮中心的官員和專家,真的是心裡感觸良多,尤其是聽到部長這樣的報告:「今天全台新增3例,一例本土,兩例境外移入……」。
美國每天新增15萬例,幾乎沒人理會。台灣每天新增個位數案例,卻要勞動部長來做報告。
美國每天新增15萬例,職棒賽沒限制觀眾人數。台灣每天新增個位數案例,職棒賽卻限制觀眾人數在25%。(註:我們舊金山巨人隊今年戰績102勝54負,高居大聯盟榜首。我每天在電視上看著數萬觀眾擠在在球場歡呼雀躍,不禁替他們捏把冷汗)
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快突破70萬。台灣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卻只有841。那,為什麼美國人的生活幾乎已回到正常,台灣人卻還在什麼微解封,回國還要在旅館隔離14天?(註:美國各州,甚至各市的防疫政策都不同,所以有些較嚴,有些較鬆。但是,就連最嚴格的舊金山都還是比台灣鬆弛,例如允許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在餐館室內用餐)
不管如何,我們現在來看那篇研究論文。它是發表於今年5月24日,標題是SARS-CoV-2 infection induces long-lived bone marrow plasma cells in humans(SARS-CoV-2感染誘導人體內長命的骨髓漿細胞)。這項研究發現感染過新冠肺炎,但症狀輕微的人,在7個月之後,骨髓裡還是有刺突蛋白特異性的漿細胞。這就意味著,這些人一旦再度被感染,他們的身體應該可以很快地產生抗體來對抗新冠病毒。
但是,請注意,這些接受調查的人大多是在感染後只有輕微症狀,而不是我們比較需要關心的重症患者。要知道,有很多重症患者是會有嚴重的後遺症,所以縱然他們體內有長命的骨髓漿細胞來防止二度感染,還是會繼續被後遺症困擾。
也就是說,就個人的防疫能力而言,關鍵並不在於是否帶有長命的骨髓漿細胞來防止二度感染,而是在於是否帶有有什麼東西來防止嚴重的首度感染。只可惜,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不知道這個「什麼東西」是什麼東西(只能怪罪基因或命運吧)。
為什麼「美國人面對疫情如此豁達」,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在醫療體系能承受重症案例數的條件下,美國人寧願選擇過正常的生活。說得簡單點,就是把新冠病毒當成流感病毒,用疫苗來做預防,用醫藥來做治療(復健),從此與SARS-CoV-2,和平或不和平,長相處,久共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