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某醫院醫師照顧新冠肺炎重症個案後確診,波及同住護理師女友,外界關切此事件可能顯示醫院感染控制流程有需要補強的漏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個案都有照標準作業流程,「目前沒看到漏洞」,或許流程中有些「隙縫」,現在也還沒看到,會想辦法檢視 。
專家則表示,感染原因不一定找得到,但近半年來,防疫心態確實有可能稍有鬆懈。現在最重要的是,醫院得趕快把防疫張力拉回來,即心情和態度要回到去年三月那時候。
前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顏慕庸表示,一般院內感染有群聚會啟動調查,新興傳染病只要有一例就要調查,需要調閱紀錄、做訪談、甚至查看監視錄影,需要一些時間才有辦法釐清。
「只要是人,都有機會出錯,醫師也是人。」顏慕庸表示,就算按照標準作業流程做,也會有「標準差」,還是有機會發生感染;除非每個流程都有全程被錄影,否則也不見得一定找得到原因。所以現在或許不需要這麼追究是哪個點出問題,更迫切的是一層一層往外擴檢驗,了解醫院受到影響的範圍。
照顧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後出現症狀,是否應第一時間立即通報?顏慕庸說,應該是這樣沒錯,但他不是要苛責這位醫師。密集照顧高風險病患的醫護人員,應每天量體溫、觀察自身症狀,醫院也要給予管道,方便醫護人員上傳自我監測數據,幫助大家一感到不對勁就能積極通報。
顏慕庸強調,面對新興傳染病要宏觀一點,現在更需要重視的是,過去半年疫情趨緩,漸漸鬆懈是人之常情。他呼籲,醫院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該有的防疫張力拉回來」,心情和態度上要回到去年三月那時候。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