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行政院長蘇貞昌已定調不做入境普篩,尊重指揮中心意見,但各界對於入境普篩仍有許多討論。台大公衛學院強調,學界並非建議「入境普篩取代檢疫」,而是針對不同國家訂定檢疫隔離策略,採檢費用也可採取民眾或企業自費。但指揮中心表示,如要開放在機場或隔離場所自費採檢,須另有配套。
另外,日前香港一例自台返港的女性確診個案出現逆轉,個案為五十多歲台籍女子,並非香港居民,指揮中心密切調查她在台期間的接觸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表示,患者在疫調過程說詞反覆,將調閱手機通聯資料,追查足跡,再進一步匡列接觸者。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推估,假設感染高風險國家地區每月五千人入境台灣,以現行策略,將漏接一〇四例無症狀感染者及七例潛伏期個案;反之,若入境及隔離檢疫期滿前都採檢,即使是從高風險國家地區入境者,只居家檢疫五天,也不會遺漏任何病例。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昨天指出,目前已知新冠病毒感染者於發病九日後,即無感染力,建議採取精準入境策略,例如高風險國家除入境檢測,檢疫第五天二採;中風險國家入境者檢疫第五天採檢;低風險國家維持居家檢疫十四天,如此可將境外漏網之魚降到極低。
至於「入境篩檢」或「居家檢疫十四天後採檢」成本高,每天需耗費四百廿萬元,陳秀熙指出,採檢費用可採民眾或企業自費,「若轉由民眾自己出錢,繼能達到最高保障,政府也不會花大錢。」
但指揮中心指出,除了採檢費用,也要考慮因提供自費採檢的配套措施與人力成本。莊人祥說明,目前機場僅針對有症狀者公費採檢,如要開放自費篩檢,必須另外安排人力與流程。至於居家檢疫結束前篩檢,需將每位居檢者視為疑似個案後送處理,不僅耗損全套防護設備,也需動用大量人力。
莊人祥強調,入境篩檢成果有待評估,目前來自菲律賓的入境者必須全部篩檢,從上月廿六日到本月二日,僅發現兩名無症狀入境者,且皆為後續關懷追蹤皆可發現的對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