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專家觀點

後疫情時代醫籲醫護、感染源不明接觸者 應做抗體檢測

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現已有靈敏度、特異度更高的檢驗試劑可使用。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現已有靈敏度、特異度更高的檢驗試劑可使用。記者簡浩正/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在還沒有疫苗研發出來前,各國除PCR核酸檢測外,也極力研發速度更快、更方便的篩檢方式;而台灣雖疫情趨緩,個案數僅443例,但其中有11例為不明感染源的本土個案,雖未擴大感染並已結案,但民眾仍有疑慮。

台大醫師表示,疫情進入後防疫時期,台灣未來在邊境上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開放,就公衛角度來看,台灣或許下一步可比照國外,透過血清抗體檢測如IgG,向曾接觸確診個案的醫護人員、感染源不明個案接觸者,以及曾進行核酸檢測者進行血清抗體檢測,來釐清無症狀患者、推估國內感染規模狀況。並掌握新冠肺炎的感染率,來協助流行病學的進行、加速疫苗研發。

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表示,血清抗體檢測,是以合成的病毒抗原檢測血液中是否具有抗體,患者在染病後,體內才會出現抗體,此為感染中、後期才能進行的檢測方式,可判斷患者是否曾感染,及依產生抗體的種類判斷已感染多久,如日前磐石艦案曾用此法。

李建璋說,血清抗體檢測主要包括IgM、IgG。前者屬急性期,約在患者染疫後5到7天產生,後者則是染疫後10到14天內產生,一般為痊癒後出現;因現行的核酸檢測有其限制,感染後期不一定能測得到,必須藉由抗體檢測來瞭解實際的感染情況。

在血清抗體檢測的意義上,李建璋以美國亞利桑那州為例,他表示,美國疫情仍嚴峻,該州就有醫院針對全院進行抗體檢測的廣篩,因個案接觸者對象不只有醫師、護理師,也包括傳送人員、檢驗人員等,整個過程都有可能暴露到病毒,採取抗體檢測後,就可安排產生抗體、相對安全的人,繼續投入醫護的第一線工作。

除此之外,李建璋說,南韓、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也針對感染源不明個案的接觸者進行抗體檢測;而隨著醫療進步,現已有靈敏度、特異度更高的檢驗試劑可使用。台灣食藥署5月時也以緊急使用授權(EUA)規定,核准藥廠IgG抗體檢驗試劑的進口,首批進口20組,每組100劑,分配給台大、高醫、新光等5家醫院,進行小規模臨床研究。

李建璋說,目前台灣有11例感染源不明的個案,若政府能回溯檢測接觸者,就可能找出可能的感染源及遺漏的個案。此外,台大公衛學院目前也與彰化衛生局合作,推動血清抗體研究,雖不能代表全台面貌,但也可當參考依據,若研究結果與實際的確診數有相當大的落差,政府就應檢討現有的防疫政策;若與目前的確診狀況吻合,則多了一項可向國際證明台灣防疫水準的科學證據。

新冠肺炎 防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