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部分出院後檢測又恢復陽性的案例,有觀點認為新冠肺炎可能會成為長期感染的慢性病,疫情可能「長期化」。專家回應,目前還沒有明顯證據,但要警惕新冠肺炎變成季節性傳染病,在秋冬季再度來襲的可能。
新華網報導,專家指出,目前還沒有明顯證據支持這種猜測,但對於康復患者應加強長期監測,密切關注可能的變化。更要警惕新冠肺炎變成季節性傳染病,在秋冬季再度來襲的可能。
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蔓延,全球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30萬、大陸以外超過25萬。專家認為,從新冠病毒結構、動物實驗等尚未發現造成慢性感染的明顯證據,但由於對該病毒的認識還處在初級階段,未來或許有新發現。
此外,動物實驗也證明感染過新冠病毒後可產生抗體,抵御二次感染。
日本長崎大學病毒學教授北里海雄說,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已出現6種(不包括新冠病毒),前4種都演變為普通感冒病毒,而非導致慢性感染性疾病,最終會被免疫系統從體內清除。新冠病毒是否能長期攜帶可能與個體免疫力相關。
不過,英國利茲大學病毒學教授馬克·哈里斯認為,儘管冠狀病毒通常會導致較短期的自限性感染,但有一些研究文獻記錄動物身上(主要是蝙蝠)發現了持續感染現像,因此對復陽患者應密切進行後續跟蹤研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