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實名制四月二十八日上路,原本應是讓民眾能夠自主應變的防疫利器,卻因準備數量不足,繼之前口罩、疫苗之後,再度掀起排隊之亂,民眾大熱天在藥局前面排隊,置身於群聚染疫風險中;前副總統陳建仁接受外媒採訪時坦言,台灣政府沒有準備好足夠的快篩試劑,「現在愈來愈依賴快篩,卻沒有足夠存量」,這筆帳該算在誰頭上?
民眾買不到實名制平價快篩,怨聲四起,而公費快篩不足,也引爆中央與眾多縣市口水戰。
針對公費快篩疫苗不足,不分藍綠首長都把矛頭都對準指揮中心,但指揮官陳時中卻回酸「中央地方是合作關係,地方不需要透過媒體喊話,可直接行文或打電話跟我講。」
通電話不難,但難道地方政府和指揮中心接通電話就能很快拿到快篩試劑?指揮中心昨天首日公布各縣市實名制快篩剩餘數量,原本想堵住雙北、桃園、基隆等縣市首長之口,因為其存量略高於其他縣市,但全國平均剩餘量僅為百分之零點九,數字著實令人嘆為觀止,點出了兩年多來的超前部署,只是笑話一樁。
小孩上學、家長上班、確診隔離與解隔均需快篩試劑,但一劑難求;有些民眾與確診者接觸後,出現流感症狀卻無快篩可用,但指揮中心頒布「快篩陽性者才能接受PCR採檢」,更讓眾人無所適從。指揮中心一再強調,逐步鬆綁防疫措施,讓台灣維繫社會正常運作,但眼前連最基本的防疫物資都未能備妥,如何讓民眾學習與病毒共存?
之前台灣鬧疫苗荒,指揮中心還可用全球都在搶疫苗來搪塞卸責,如今世界各國幾乎都已經歷悲慘的防疫之路而逐步解封,快篩試劑已不再洛陽紙貴,偏偏民怨高漲、藍綠齊轟,政府焦頭爛額,防疫資優生怎會淪落至此。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