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相關案例已達七十一例,確診患者足跡遍及各地,各縣市相繼提出防疫加嚴方案,桃園市即起國高中比照國小取消戶外教學、畢旅、宿營等;雙北市則提出「疫苗護照」,研擬未來進入校園需出示小黃卡,後續擴及餐廳、運動中心等,強調「不打疫苗就得限縮生活」。
對於雙北擬推行「疫苗護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地方有地方的做法,中央目前不會跟進,但中央推行的「疫苗數位證明(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近期會開放使用,他也呼籲,使用疫苗護照,對人身自由不宜強烈限制。
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實施疫苗護照,已請北市資訊局盡速把系統完成,但畢竟要介接健保資料系統,必須和中央商量。
他表示,以現行標準,在國內安全是指打兩劑疫苗逾十四天,超過三個月再追加第三劑,這種人可以運動不戴口罩、吃飯可敬酒,若不打疫苗,自己就要限縮生活。
柯文哲同時向中央喊話,希望結合中央系統,讓疫苗護照的效益更健全。
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表示,之前一直說疫苗不足,現在新北市第一劑覆蓋量達八成一,第二劑七成五,現在推動疫苗護照是比較成熟的時機,如有特殊原因進入校園都要出示小黃卡,打滿兩劑疫苗相隔十四天,保護校園安全。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則表示,贊成國內推行類似疫苗護照的「健康通行證」,從國際經驗來看,對抗Omicron與Delta或Alpha皆不同,在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未完全到位,或次世代疫苗尚未研發完成前,出入容易群聚的場所,出示健康通行證因應,是可以推行的作為。
陳秀熙表示,健康通行證除了檢視是否打完二劑疫苗滿十四天,還得加入「時效性」,建議參考國際作法,打兩劑AZ疫苗於三個月內、施打兩劑mRNA疫苗於五個月內有效。建議推行場域以醫院、學校、八大行業、運動中心等容易群聚場所為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