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科普好健康

隔離80天採檢時陰時陽 新冠病毒也在進化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雖然國際和病毒的爭戰尚未看到曙光,但國內近三百例案例解除隔離,讓人為之一振。但其中仍有未知謎題,如解除隔離的金芭黎舞廳台商個案,在80天的隔離期,病毒檢測結果始終在弱陽性和弱陰性間變化,如此詭譎多變的新冠病毒表現,著實令人訝異。

由於新冠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沬傳染,病毒會存在於上呼吸道,如鼻腔或口腔,所以是新冠病毒主要採檢的位置。取得檢體後,透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檢驗,以病毒特徵序列可以確認是否為新冠病毒感染。

驗病毒驗抗體 揪出新冠

臨床上,會設定在幾次複製之內出現足夠的病毒特徵序列表現,才能代表陽性,如果需要複製多次才能出現陽性,可能代表病毒量太低或是其他原因;也可以透過偵測新冠病毒的特殊表面蛋白,或是血清中產生病毒專一性抗體進行診斷。這兩種方式的研發與應用,可望在快速檢驗及偵測成本的控制上,擴大病毒的偵測能力。

透過病毒的PCR偵測,再搭配血清抗體的判斷,可以區分病患為「正在感染期」、「曾經感染過」,或是「正在感染但是沒有抗體產生」的幾種類型,作為後續的治療參考。

臨床檢測 須注意三問題

為了減少社區傳播的風險,所有的臨床檢測必須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檢測時病患的病毒量是否足夠?

2、臨床採樣時步驟是否標準?

3、檢測方式是否敏感度及專一度均足夠?

所以,台灣陽性確診案例都會經過三次採樣,確定均為陰性,才會解除隔離。

病毒檢驗都有其檢測病毒最低量的限制,以及採檢時無法涵蓋身體其他可能受感染的部位,所以即使檢測陰性,仍可能無法完全排除病毒存在的可能。也由於症狀變化度大,部分確診者缺乏明確臨床症狀或無症狀,且多是針對接觸史分析後採檢確診,或是胸部X光片發現浸潤,採檢才確定為陽性。

因為是病患主觀描述,同時每個人病毒量與免疫反應不盡相同,導致臨床判斷困難,他們成為潛在的病毒帶原者,因此不可輕忽社區傳播的可能性。

時陰時陽 病毒也在進化

「最初受感染時病毒量的多寡,是病毒在體內是否會被清除的關鍵因素。」病毒量越少,後續清除速度就會較快。還有2大因素必須考慮:

局部微環境:表皮細胞表面的纖毛擺動、免疫相關黏液組成、表皮細胞健康度、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的溫濕度變化。當微環境存在缺陷,如抽菸造成的破壞,就會造成病毒的影響增加。

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如自然殺手細胞、樹突細胞、淋巴球、白血球,以及有效抗體的產生等,都會影響到病毒的清除效率。老年族群、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共病患者,會因為免疫功能的失調,而造成病毒存活時間延長,影響到疾病預後。

不可否認,新冠病毒在不斷突變的可能性下,會慢慢地適應人類的氣道環境,造成許多病患持續病毒陽性或是陰性轉陽性的案例。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透過針對個體免疫細胞的分析,是否出現抗體,搭配對抗病毒的療法,以及常戴口罩維持氣管溫濕度,科學論證針對缺陷處進行治療,相信可以加速病毒的清除速度。

新冠肺炎 採檢 防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